第129章 三足鼎立

许霁川道:“此话怎讲?”

金东道:“冯锦舟是唯一能打破朝廷内部三足鼎立局面的人。”

金东道所说的三足鼎立, 就是说现如今有三股势力在朝廷中互相制衡产生微妙平衡。但是从明面上看, 西蜀朝廷现如今只有两股势力, 一派是以太后为代表的外戚势力, 一派是以陛下为代表的皇权势力,莫不成还有一股势力?

许霁川便问道:“三足鼎立?除了国君和太后之外西蜀朝廷还有其他势力?”

金东道嗤笑道:“国君?那是三股势力中最弱小的一股势力, 只不过其余两派的角逐需要拿他来做一下遮羞布, 这才勉强将他算作一股势力,西蜀朝中主要还是以太后为代表的冯家外戚势力和以白唐为代表的门阀勋贵势力把握朝局。”

“太后娘娘不想和谈, 而门阀勋贵则非常想和大梁和谈。大梁军队围攻益州的那天,门阀中就有人向陛下上书, 说希望陛下能献城投降,不过陛下还未说话, 太后娘娘已经将那人杖杀在殿外,因此再无人提起和谈一事。”

“西蜀眼看要保不住了,你们大梁确实有些欺负人, 兵临城下了才想着和谈, 不就是告诉西蜀不和谈就要流血吗?这个节骨眼上,大家各怀鬼胎。”

“太后想要纠结城中军队突围出去, 往蜀西南逃去,那边有千里瘴林且是苗疆的势力范围,大梁不会贸然攻打,她想要先逃到那边, 再慢慢收拢西蜀力量以图东山再起。而门阀勋贵们则想投降梁国, 如今两派争斗不休。”

许霁川有些不解道:“现在是太后把持朝政, 若是太后根本没有和谈的意图,大可不必和谈,那为何还要答应我们和谈呢?”

金东道微笑道:“朝政虽由太后娘娘把持,可也不是她完全能做主的。如今在这个大难临头的节骨眼上,每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哪里会完全听从太后的意思?你们大梁刚开始喊话要和谈的时候,太后娘娘上朝的时候当即就否定掉了,但朝中门阀贵族激烈反对,后来不知谁将太后娘娘拒绝和谈之事散播到益州城里,百姓群情激愤,在皇宫外集会反对,和门阀来了个里应外合,不得已之下太后娘娘才同意和谈,而且……她也想减缓大梁的攻势,做好西逃的万全准备。”

许霁川听他说完,道:“那为什么冯锦舟能解此局呢?他如何解?”

金东道笑道:“这太后娘娘想要西逃,但是冯家未必就想跟着太后娘娘去诡谲的苗疆,他们也想和谈,因此现在和太后也是貌合神离。此次和谈其实很简单,只需要满足那个能稳定住局势的人地要求就好了,而冯锦舟便是这样的人。”

许霁川点点头道:“门阀之间利益错综复杂,各方利益难以均衡满足,若是和他们合难免出现意外;但若是和冯家合作,只需要满足冯家一家的利益就可以了。且现在益州的守备和朝政大权都在冯家手里,和他们合作能最快平定益州局势。”

金东道看着他,微笑着赞同点了点头,道:“孺子可教也。”

许霁川作揖道:“谢谢世伯夸奖,您今天帮助我缕清了错综复杂的西蜀局势,您提出的和剑南派合作的条件我可以答应,但是这具体要和谁合作,要等我回去之后和其他人商议之后再做答复。”

金东道摆摆手,表示不介意,道:“此事确实应该小心谨慎些。”

许霁川笑道:“世伯如此了解西蜀朝廷事宜,倒叫我想起你们剑南派创派祖师,他就是西蜀的开国功臣,据说他创派之初曾经立下与西蜀王朝共存亡的誓言,如今……”

金东道面不改色道:“随缘自适一直是我们剑南派的祖训,如今天要亡西蜀,人力岂可阻止?且我这西蜀上上下下几千号人,我们掌门大人不能不为了兄弟们着想。”

许霁川拱手道:“是小侄冒犯了。”

金东道大度地摆摆手,道:“无妨。”

许霁川道:“世伯心胸宽广,小侄佩服。现下也时间不早了,我便先回去了,若是和谈之事有了结果再同您讲。”

金东道将他们送出庭院门口,许霁川突然记起一事,便问道:“这尚书令柳坚柳大人是太后的人还是门阀的人。”

金东道对于他会问起柳坚一点也不意外,道:“柳坚既不是太后的人,也不是门阀的人,他是朝中清流一脉。太后一脉和门阀一脉互相不信任,谁也拗不过谁,最后便想出了个折衷的法子,推选由他来接待大梁使臣。”

许霁川点点头,若有所思道:“原来如此。”

金东道一直将他二人送到剑南派的小门才离开,已经过了宵禁时间,大街上一个人也没有,许霁川和阿宴两人飞掠回了驿馆。

回来之后,许霁川拿起桌子上的茶壶就给自己倒了一杯水,道:“渴死老子了。”喝了之后,他长出一口气,摇摇头道:“差点就着了这老狐狸的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