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二合一(第3/4页)

她娘说,这是她存的鸡蛋,得她自己送去才有意义,也叫人知道她的好。她上辈子很听她娘的话,所以等顾家带着鸡和鸡蛋给顾灵送去的时候,她就拎着鸡蛋一起去了。

只是到了钟家的门口,她又自卑的止步了,没有进去。

顾兰又后退几步,上辈子叫她自卑止步的地方,这辈子,她依然不敢久留。顾兰转身就走了,不过她没有回家,而是到了男子私塾的不远处,她站在那边看着男子私塾。她因自卑不敢进钟家,她也没有顾灵长得好,没有顾灵得宠,但是都没有关系,这辈子,她会活的比任何人都好,因为她有底气,她的底气是朱策。

将来朱策高中,她会比任何人都好。

朱策今年十七岁,但是性格却比一般十七岁的少年要沉稳和隐忍。他是苦过来的人,他娘用绣活养活了他和妹妹,还供他念书,所以他想要出人头地的决心比一般人都要强,他不能也不忍叫她娘失望。十年前朱家被安顿在桃水村,两年后他爹去世,这五年来,他娘过的很不容易。

朱策下了学,走出私塾门口,便看到了顾兰。朱策一顿,随即抿紧的嘴角泛起一抹笑:“顾兰,你怎么来了?”在一个月前,朱策从未想过会娶顾兰,他也从未想过红袖添香,在他没有中秀才前,他甚至从未想过姑娘,从未想过成亲。甚至说,他和顾兰是两个世界的人。一个是私塾里夫子称赞才华横溢的少年郎,一个是乡下里只会干农活的姑娘,不管怎么看,两人都是不配的。

只是一个月前,他从他娘和他妹妹的耳边经常听到顾兰的名字,他娘说顾兰会帮他们干活,他妹妹说,顾兰会带着她割草,带着她玩。

朱策不是不知世事的孩童,他自然明白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的道理,所以他观察过顾兰,顾兰是个勤劳的姑娘,在桃水村,顾兰的勤劳和贤惠是出了名的。朱策隐隐有种怀疑,今年已经十五的顾兰,可能是冲着自己来的。因为在象国,女子十六得定亲、男子十八得定亲,不然由朝廷安排婚事。

说起来,那几天,他娘也在唠叨他的婚事,其中不凡有看重顾兰的意思。

那一天,他下学回来,顾兰在他家吃晚饭,晚饭后,天色有些暗了,再加上他家住的偏,他娘担心顾兰一人回家不安全,便叫他和妹妹相送,因着孤男寡女怕传出事情,所以才叫他妹妹一起。

却不料,在送顾兰回家的途中,顾兰落了水。那一刻,朱策明白了她的想法。但是,他从容的跳下去救人了。他明年十八了,再不定亲,朝廷会指定未婚妻。相比于不相识的姑娘,眼前这个勤劳贤惠,深得母亲和妹妹喜欢的姑娘更加合适。再者,他们知根知底。

朱策回过神,已经到了顾兰的面前。顾兰的眼眶还有些红,脸色也不太好,这让朱策有些担心:“你怎么来镇上了?是不是身体不舒服?我看你脸色不太好,要不要去医馆里看看?”朱策对顾兰没有男女之情,但是既然订了婚,他也觉得她合适,那么他对她有责任。

顾兰摇摇头:“没有,大概是蹲的久了,我起来有些晕。我……我……我来是有事情想请教你的。”看着一身学生装,背着书框的朱策,顾兰突然想到了一个理由。

朱策听她用请教两个字,有些好奇:“什么事情非得用上请教这么慎重?”

顾兰有些不好意思的道:“是这样的,前几天家里分家又刚搬家,事情多。现在事情少了,我想做点自己的事情,我打算空下来跟着婶子学女红,然后……然后再念书识字,你觉得可好?”顾兰问的小心翼翼,就怕被朱策嫌弃。

才十七岁的朱策虽然沉稳,但是还没有高中为官后的气势,故而顾兰是有勇气面对他的,如果顾兰面对的十年后的朱策,别说落水算计他的婚事,就是这样跟他说话都不敢了。

朱策听了顾兰的话,确确实实是意外极了。他原本只当顾兰是个农家女子,她愿意学习女红他倒是不意外,可意外的是她愿意念书识字,这叫朱策有了一些好感。

人没有办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但是有办法选择自己怎样活着。如果顾兰只打算做个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朱策也不会说什么。可顾兰有一颗上进的心,朱策自然更加喜欢,毕竟这是自己要共度一生的人,他希望夫妻之间不仅仅是相敬如宾,夫妻之间的话也不仅仅是孩子和婆婆。少年人,多少有一颗红袖添香的心,尽管眼前的姑娘她的出身决定了他们之间不可能红袖添香,但是他依然希望,他们可以美好的过一生。

朱策的语气也添加了几分显而易见的热情,他道:“我家里有些启蒙的书,回头拿给你,妹妹识得几个字,我先让妹妹教你《百家姓》,等你认识了《百家姓》上的字,我再教你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