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第2/3页)

若非饿得紧,扶姣肯定是要故意和他作对的,这会儿就乖乖任他侍奉了。

“李承度。”指腹在杯沿摩挲,扶姣坐在榻沿低眸看他,忽然唤了一声。

“嗯?”

“如无意外,你应当很快就要登基了。”

李承度动作未停,依旧如常应了声,说是。

扶姣忽起好奇,“等你为帝,还会帮我穿衣吗?”

“郡主如何想?”

她皱皱秀气眉头,吐露道:“作为皇帝还要帮人穿衣穿鞋,未免太没威严,可是……”

她小声嘟哝,“我都习惯你了。”

除却李承度领兵出征的那些时日,但凡两人在一起,扶姣日常起居的大小事,绝大部分都被李承度包揽了。

要知道在奶娘没被接去前,连扶姣的发髻都是由李承度代劳。

扶姣最喜欢他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帮自己穿衣梳发的模样。

她是任性骄纵,可到底成长在宫廷,知晓天子该有的威仪。舅舅那样喜欢舅母,在外人面前亲近地牵下手都要被那些臣子说道呢。

这点小小的苦恼,听在李承度耳中,也显得尤其有趣。

他也好像认真思索起来,须臾沉吟道:“那便关上门。”

意思是,外人面前不合适,那不当着他们的面就好了。

扶姣眼神一亮,又扑进他怀中,“真的吗?”

并非她不自信,而是她本身就是个极要面子的人,在众人面前连发丝都不肯乱。她尚且如此,到时候李承度贵为天子,自然更该看重颜面。

何况,他如果失了威信,也会影响她嘛。

“郡主忘了一事。”

“什么?”她歪脑袋。

“于天下,悯之为帝,但于悯之而言,郡主才是主公。”他如此慢声说道,含笑道,“服侍郡主,本就是天经地义之事。”

纵然扶姣再盲目骄傲自信,也感受到了他这话语中对她的无限纵容。他对她的感情之深,从来就不曾在意那些表面的颜面。

呜呜呜……她顿生感动,对李承度的爱意噌噌上升,“李承度,你真好!”

她决定,再也不能因为其他事或人动摇对李承度的心意了。

世间名花千万,但有这么一朵独钟爱她,为她绽放,若再辜负,她就是罪人。

如此坚定了心意,扶姣全然不觉,在她这儿是完全把自己和李承度的角色反了过来。按世俗常理而言,担心对方朝三暮四之人,应是她才对。

但许是李承度一直以来表现出的坚定,让扶姣从来都未曾有过这种危机感。

因着这话题,二人不可避免又耽搁了会儿,简单洗漱后,扶姣先用了几块点心垫肚子,随后才同李承度一起去寻帝后。

踏出玲珑汀时,已是清月初显,银芒铺就小径,从裙摆处一路逶迤至水榭台。

扶姣忽起兴致,“这儿景色正好,不如请舅舅他们一同来此用晚膳罢。”

李承度自然无有不可,当即命人去请。

**

宫内连着几日一片惬意间,朝堂上可以说是人心动荡。无他,这位代掌大权的摄政王甫一上朝,就把朝臣大清洗了遍。

并非全部换上了支持他的人或他的心腹,而是……把此前已经致仕回家的许多人都请回了朝堂。

众人一看,曾经关系或好或坏的同僚全部重新站在了身边,来不及尴尬,先意识到一件事,这些人,似乎都是当初被李家流放案波及含冤的。

这位莫非是等不及大鄞稳定,就要开始清算前仇了?

问心无愧者有之,紧张慌乱者亦有之,还有一部分与此并无关系的人,关心的是另一件至关重要的事。

这位年纪二十有四,曾经的大将军之子,今后的大鄞之主至今未婚。

听闻其少年逢家变,蛰伏数年,而后征战天下又无心儿女之事,所以至今身边仍无妻妾。

通过这几年的形势和他攻占洛阳后的种种举动来看,这位绝对是个有为之君,和之前的圣上截然不同。

洛阳城中绝大多数有适龄女儿的人家不由动心。

时局未定,可正是因时局未定,这时候奉上的善意才显得尤为可贵。

倘若他们能够把女儿嫁去……未来的日子,简直是可以预见的青云直上,富贵滔天。

宣国公在时,他们盯准的是世子沈峥,如今朝堂换了人掌权,且还是比当初的世子更年轻更出色之人,叫人不起心思几乎不可能。

如今那位忙碌可能想不起这事,但等他差不多掌握了洛阳,总会找个机会在宫中摆宴,宴请百官,届时便是机会。

各家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之际,小心打探消息之人忽然得知,明月郡主不知何时回了皇宫,且在宫中和摄政王同吃同住,感情极好。

再一打听,原来这两年摄政王也并非真正独身一人,从两年半前洛阳生变开始,就一直和这位郡主在一起块儿了。甚至有亲近之人透露,这位郡主就是未来铁板钉钉的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