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二合一(第2/5页)

送走了陈静娴,陈蕴贤才叹气,“朝儿从小就不让我省心。”

“少年心性嘛。”陈蕴藉喝了口茶道。

陈蕴贤道,“兄弟子侄里头,也就你性子最好。”

这个最好可不是说陈蕴藉性子温和,而是他喜欢。

堂哥陈蕴衡是个书呆子,陈蕴贤不至于亏待他,但要说有多亲近,那也没有。

三叔家的堂弟活泼,但年龄跟陈蕴贤相差太大,聊不起来。

陈蕴藉生而知之是他发现的,他也没有对任何人说过,而陈蕴藉的性子也很合陈蕴贤的胃口。

这么多年来,陈蕴贤护着陈蕴藉,宠爱非常,不单单因为这是他弟弟。

也因为,他们的思维模式,是十分相近的。

不管说什么,陈蕴藉都能领会,并且支持。

“朝儿年轻,经不起挑唆,好好教也就是了,真要拧着来,反倒不好。”陈蕴藉道。

十五六岁,正是叛逆期的时候。

陈蕴贤叹了口气,“希望你的法子有用。”

“就算他不肯听,非要下场,我觉得也不是一件坏事。”陈蕴藉道。

陈蕴贤顿了顿,“嗯。”

“时辰不早了,我还要回去陪儿子玩儿,就先回去了。”

“去吧。”

陈蕴藉告辞离去,回了明心院,带着儿子玩积木。

累了就上床睡觉。

过了两天,府里风平浪静。

刚过完黛玉的生辰,没两日,陈蕴藉回府,就被洗墨拦住。

“二爷,爷请你过去一趟。”

陈蕴藉今天原本是没打算去找陈蕴贤的,被洗墨拦住,也只好去了。

“哥,你找我?”

话音落下,陈蕴藉才进门,进了门才发现,屋里不只有陈蕴贤。

还有——陈英朝。

“二叔。”陈英朝拱手一礼。

陈蕴藉挑眉,“这是?”

“你问他吧。”陈蕴贤微笑道。

“我想南下游学。”不待陈蕴藉问,陈英朝开门见山。

陈蕴藉微讶,“不参加大比了?”

“侄儿也不是不晓得好歹的人,二叔话都说到那个份上了,若我还执迷不悟,岂非辜负了二叔这些年的栽培?”陈英朝笑道。

其实,陈英朝小的时候,跟陈蕴藉待在一起的时间反倒更多。

因为陈蕴贤要去衙门,陈英朝除了待在娘身边,就是被陈蕴藉带着玩儿。

可陈蕴藉带着他也不仅仅是玩儿,也会教他念书,试图引起他对读书的兴趣。

因为,陈英朝作为陈蕴贤的嫡长子,他将来是要成为陈家族长的,他要担负起陈家的未来。

这些重担不是普通人能承担得起的。

也幸好,陈英朝也不是普通的孩子,他开智早。

不管是陈蕴藉还是陈蕴贤,都对他寄予厚望。

“你怎么突然想到要去游学?”陈蕴藉在大哥身边坐下,笑着问道。

陈英朝也笑,“父亲和二叔当年都游学过,堂叔他们也有南下游学,这不是咱家的规矩吗?”

“倒也不能说规矩,只是游学对增长学识,有好处。”陈蕴藉道。

陈英朝道,“二叔不是觉得我学识不够吗?”

“我并非觉得你学识不够,只是觉得你需要沉淀。”陈蕴藉道。

陈英朝道,“不管如何,二叔的心意我明白,我来找父亲,就是为了南下游学的事。”

“你想去哪儿?”陈蕴藉问道。

若只是游学,陈蕴贤应该不至于把他拦下来。

陈蕴贤接过了话茬,“他要去湖广。”

陈蕴藉愣住,“湖广?”

那可是陈蕴藉试验新式水稻的地方。

“你……”陈蕴藉有些迟疑。

陈英朝道,“二叔想的没错。”

陈蕴藉挑眉,“你想参与水稻推广?”

“也不是,我就是去看看。”陈英朝道。

陈蕴藉若有所思,半响后,笑道,“那你就去吧,我写封信给你韩叔叔,他会带你的。”

韩叔叔,便是韩修文。

“多谢二叔。”

既然要南下游学,那就宜早不宜迟,没两天,选定了吉日,陈英朝就带着父亲和二叔给的人乘船离开了京城。

“游学的是,是你引导的,还是他自己提的?”送走了侄儿,陈蕴藉过来问陈蕴贤。

陈蕴贤挑眉,“是他自己提的。”

“倒是叫我刮目相看啊。”陈蕴藉笑着道。

陈蕴贤道,“好歹没让我失望。”

陈英朝是他第一个儿子,他对陈英朝的寄望,在这个名字上就可窥见一二。

虽然儿子被吹捧得不知道东南西北,让他有些窝火,可只要他能醒悟过来,就不算坏事。

陈英朝离京之后,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停留一段时间。

他虽然想去湖广见识一下新式水稻的培育,但他毕竟是南下游学的,而不是专门去看二叔培育出来的水稻的。

路上的见闻,他都会记下来,然后送回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