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双全(第2/3页)

虞山居士神情温和下来,看着尚瑾凌颇为惊异,“公子看起来不到志学之年,可心智却胜过而立无数。”

尚瑾凌失笑道:“学生已经十六,体虚柔弱,是以无事多思多虑,心就显老了,望您莫要见笑。”

虞山居士摇头,“新政新法,并不容易,就算高自修在这里,也不一定能够成功。雍凉小,尚且容易,可到了云州,怕是要变成另一番景象。”

尚瑾凌说:“就是因此,才需要在更大的州府试错。”

虞山居士咀嚼这两个字,“试错。”

“正是,这才是新法办的意义所在,恳请虞山居士成全,以云州为样,弥补新法之不足。”

虞山居士看他尚瑾凌,忽然道:“此刻老朽觉得其实高学礼来不来,倒也并非关键,有你在就足够了。”

尚瑾凌笑着颔首,“学生说句不自谦的话,新法办到如今有我一半功劳,我能胜任。不过此刻的云州,若没有姐夫的名望,就是居士作保,怕也无法堵住悠悠众口的质疑吧?”

虞山居士眼中笑意加深,“不知高司长何时至?”

“两日前才派人送信回雍凉,算着来回时间,大约还需半月。”

两日前?华夫子在一旁听着,不由露出惊讶,“我记得那日午后,你们刚到云州。”

“正是。”

虞山居士听此微微一怔,看着尚瑾凌,接着终于畅快大笑起来,“好,很好,老朽入土之年,还能见到这样的少年郎,实在无有遗憾,不怪乎宁王将私印交给你。”

尚瑾凌下巴微抬,抬手一执,“那么居士是同意了?”

虞山居士对着华夫子抬起手,华夫子连忙上前一步,扶起他起身,接着走到了尚瑾凌的面前。后者连忙起来,只是坐了太久,腿脚有些麻,这忽然起来,不由地踉跄了一步,幸好尚小雾眼疾手快扶了一把才没有栽倒。

虞山居士道:“尚公子你们该回去了,老朽也得前往府衙。”

尚小雾虽然对着你来我往文绉绉的话,听得耳朵起茧,但也知道重要之事,没敢随意插嘴,但听到虞山居士这话,终究还是奇怪地问:“还去呀?”

“居士是去找杨慎行吧?”尚瑾凌说。

虞山居士点了点头。

然而尚瑾凌却摇头道:“何须您找他,请再等一等,由我带他来见您吧。”

虞山居士看着自信的尚瑾凌,终于露出探究的目光,“尚公子对杨慎行似乎颇为了解。”

“在京城有过几面之缘。”

“世人皆知,西陵公膝下只有孙女,并未有孙,不过他有六子一女,那么……”

“我改为母姓。”尚瑾凌道。

“果然与老朽想的一致,两家恩怨,尚公子能够摒弃前嫌,老朽钦佩。”

尚瑾凌笑道:“帮他便是帮我自己,宁王的力量还不够,新政不能就此停下。说来惭愧,虽说他立身不正,不过受端王辖制如此,以至于云州受新政迫害严重,这其中因果学生难辞其咎。”

“关你什么事啊,凌凌。”尚小雾听着不赞同道,“是那杨老头自己做的孽。”

“那老朽便等待尚公子。”

“多谢居士,对了,我们还带了雍凉修订多次,最为完善的新法条例。”

尚瑾凌说着,秦悦和张志高取出随身盒子递了上去。

“这是两位新法办的主事连夜默写而出,与原新法有较多更改,居士高见,请您多多建议。”

“好。”

尚瑾凌他们没有多留,直接离开了。

华夫子送了一程,回来时见虞山居士正跪坐在地上喝茶品茗,而那两个匣子却还完好地放在一边,不由地笑道:“老师似乎颇为欣赏这位尚家小公子。”

虞山居士没有卖关子,直言:“十六稚龄,有如此果决果断,大局是非的心性,不得不令人惊叹。老朽弟子上千,难及少年一人。”

华夫子给他添水倒茶,脸上一直挂着笑。

虞山居士不由疑惑,“远山看起来颇为高兴。”

“自然高兴,此事有两全其美之法,无需老师以命相搏,无需学子热血相送,怎不是好事?昨日这封信,学生送得太对了。”

虞山居士听着也露出了笑容,眼神中颇为慈爱。

“老师可看好宁王?”

虞山居士摇了摇头,却又点头,“好坏不论,这看人的眼光倒是不错。”

话里话外其实称赞的还是尚瑾凌,然后华夫子看着自己的老师继续笑。

“你笑什么。”

“老师,学生年纪也大了,又要教书还有家人要陪伴,的确对您有些疏忽。”华夫子道。

虞山居士皱着眉头,“老朽没嫌弃你。”

“学生是嫌弃自己,没有好好侍奉您老人家。”

“有书童,有下人,哪儿用得着你天天碍我的眼睛。”

华夫子失笑道:“您知道我指什么,待这次院试过了,我就同尚公子提一提,看看他愿不愿意做我的小师弟,代众师兄侍奉您老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