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三罪(第2/3页)

尚瑾凌说:“我想明日见一见虞山居士,请他代为通传。”

“好。”

“多谢。”

尚瑾凌回到房中,便在桌边坐下来,笔沾了墨开始写信。

他原本对虞山居士无感,只是今日被深深触动,让他重新认识了这位老人,德高望重,名副其实。

只是用这种决然的方式虽然壮烈,令人钦佩,但未免有些不值。

明明有更好的办法,何须要弄得两败俱伤?

杨慎行的新政不能失败,这是刘珂重新回到京城的砝码,至少在高学礼接替他之前,还得苟延残喘地存在着,否则一旦被全盘否定,重新开始就更困难了。

他衷心地希望虞山居士能给一个机会。

尚瑾凌唯一担心的事,他没什么名望,离开雍凉,也没人认识他,十六岁的童生,怕是无法得到对方的重视。想了想,他取下腰上的荷包,拿出里面的印章,往信的末尾盖上。

*

方瑾玉都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回知府衙门,里里外外被这上千名学生给坐满了。

他实在不明白为什么会演变成这样,他觉得虞山居士简直是个疯子!好不容易从偏僻的角门回去找杨慎行,他看到后者在书房里来回踱步,神色焦虑,左右为难。

方瑾玉定了定神,然后走进去,唤道:“外祖。”

杨慎行脚步一顿,回头看他,“玉儿。”

“外头那些……”

“虞山那老匹夫,他是真的不要命!”杨慎行恼怒道。

“孙儿在外头站了一会儿,听到那新法三罪,这最后一罪……”

“这老匹夫就是故意的!”杨慎行走到桌边,一掌拍下,“骂老夫也就罢了,更是指责皇上昏庸,他想用自己的命,用那些书生的命,让全天下都反对新政!简直是疯子!”

“外祖,若是不理,会怎么样?”

“不理,这些读书人会一直坐下来,然后新政三罪就会流传出,皇上一旦知道,虞山书院从上到下都别想活着!他这是逼着老夫妥协,岂有此理!”

“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法子……”杨慎行忽然看向他,“玉儿,雍凉的那些考生,你请过来了吗?”

一提这个,方瑾玉就想到尚瑾凌那信誓旦旦的模样,就不知道该怎么提。

“怎么回事?”杨慎行看了看门外,“你一个人回来?”

方瑾玉低头歉疚道:“外祖,玉儿无能,没有将那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带过来。”

“小子?你指的是谁?”

“是……”方瑾玉欲言又止,最终抬起头气愤道,“是方瑾凌!”

“方瑾凌?”杨慎行觉得这名字熟悉,联想到方瑾玉,顿时想起来了,“是文成的嫡子,随母去了尚家的那个孩子?”

“对,就是他!”

“可他怎么会在这里,难道也来参加院试?”

方瑾玉点头,“是,那病秧子看起来身体似乎好了些。”他眼珠转了转,然后道,“外祖,我看那些考生不用搭理也罢,都是些穷酸。方瑾凌仗着西陵公,在这群人里面犹如众星拱月,我今天去,还没说明来意,就被他先羞辱了一番,扬言还要打断我的腿。”

杨慎行一怔,“什么?”

“祖父,他还记恨杨家呢,怎么可能会帮我们?”

杨慎行眉间皱起,脸色沉下来,气笑了,“好狂妄的小子,就不怕老夫治他一个出言不逊之罪?”

方瑾玉道:“他说咱们有求于他,他不怕,反正得您亲自去请他,否则一切免谈。外祖,他区区一个童生,连您都没放在眼里!咱们受虞山书院的气还不够,竟还要被他给嘲笑!”

杨慎行的心情本就不好,如今更是恶劣,黑沉的脸色,“简直岂有此理!”

方瑾玉看着他,暗暗等着杨慎行派人将方瑾凌给抓起来,或者狠狠教训一顿。

然而杨慎行踱步两下,忽然问道:“玉儿,你不是说你都没说明来历,他又如何得知我们有求于他?”

方瑾玉一滞,“这……”

“嗯?”

“外祖,孙儿惭愧,我说了,不过方瑾凌要您亲自去请。”方瑾玉说着,忍不住劝道,“ 外祖,我们干脆直接找高学礼不行吗?”

“太久了。”

“那怎么办?”

“我本意是想让这些雍凉考生一起见虞山居士,商议招高学礼来云州主持新政,单单是老夫,他是不会信的。”杨慎行道。

“外祖……”

“所以,该去还得去,何为读书人,既然云州书生如此有骨气,这些来自雍凉的不该就此置之不理。若是老夫亲自去,能够解决此事,也是值得的。”

方瑾玉这个时候才明白,杨慎行真的是没有办法了。

*

华夫子连夜上山,走进虞山居士的书房。

昏暗油灯点亮一方,炉烟袅袅,带着书墨香气,只见头发已经完全花白,浑欲不胜簪的老人,穿着一身麻衣,正就着如豆灯火,伏案奋笔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