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学堂(第3/3页)

“啊?”众孩子震惊地张大嘴巴,最后不知是谁大喊了一句,“不要啊——”

再怎么不要,西陵侯还是坐进来了,而且就在最后一排,那匈奴见了都得抖三抖的摄人目光下,真的没人敢开小差,一个个脊背挺得笔直。

年纪小的跟着高学礼识字,年纪稍大点规规矩矩地习字,复习上次所学的内容,再年长快毕业的如双胞胎就是抓耳挠腮念文章,学断句释意,虽在同一个班,但是不同进度,高学礼也算因材施教了。

见都安安静静,认认真真,西陵侯这才满意地在身后点点头。

本来西陵侯的孙女婿,外加尚稀云的丈夫,高学礼的课堂上就没人敢闹事,谁这么不长眼地敢对他不敬?双胞胎先头一个不答应。

所以闹腾归闹腾,但绝对不是在课堂上。即使不爱念书,能进这个学堂的,也都是尚家军中有点声望的将军之后。祖辈父辈差不多也是草根,西陵侯吃过的没文化的苦,这些跟着他的将领基本上也都尝过,是以家中都是仔细嘱咐,认真学,尽最大努力学。

读书认字学理,才会开窍明智,不再随意遭人哄骗。

其实,好不容易来一个有学问的夫子,都挺珍惜的!

尚家军在西北颇有名望,可终究是草台班子起家,在大顺向往纸醉金迷,权势清贵的风气中,有多少读书人愿意从戎来西北,在这戈壁荒原中扎根下来?

更多的是被流放而来的罪人,屈辱地堪比死罪,但最终也抵不过困苦寒冷,熬去性命罢了。

尚家军不缺勇武的将士,但缺少有大局有观的谋略之才。

想想世家大族为何掌世间财富的大部分,着重培养后代子弟的才情文章,为他们延请名师大儒,网罗天下英才,不仅仅为了科举做官,更是清楚通达文章之人,能够从历史,从各派学说,各种典籍记载中找到家族的未来。

尚瑾凌回头看着西陵侯,那双烁然的双眸有着睿智的光芒,自古至今,读书都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却是少走弯路的必要技能。

西陵侯没有坐多久就走了,尚瑾凌想了想也跟了出去。

等他们一走,这个课堂上的孩子齐齐松了口气,小乙拿笔头戳了戳前面的尚小雾道:“雾姐,刚那位是谁啊?”

“不都知道了吗,我表弟。”

“一看就知道是读书人,文质彬彬。”边上的王岩道。

“哟,会用词儿了?”

“那可不,唉,雾姐,他是不是学问很好?”

“废话,表弟是要考科举去的,科举!”

此言一出,周围这一小片顿时肃然起敬,他们学个字,念个文章都头疼,这位居然还要去考试,实在可怕。

“厉害!”

“那咱们以后又不懂的是不是可以……问……他?”问这个字重点着音。

“看着文文弱弱,似乎挺好说话的。”

“凌凌他说以后他罩着咱们。”尚小雾朝边上的尚小霜扬了扬眉。

“那真是太好了!”

都是学渣,想抄个作业都不知道抄谁的,写个大字一个比一个难看,这怎么可能过关?

如今福音到了!

突然讲台上的高学礼清了清嗓子,顿时他们禁了声,互相挤眉弄眼,琢磨着下次等这位尚少爷来了,好好套套近乎。

坐在堂上的高学礼将一切看在眼里,忍不住扬了扬眉,或许等他们知道真相之后,眼泪会掉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