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旧事(第2/3页)

刘珂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蠢是蠢了些,忠心就好,不能指望太多,他正要回答就听到身旁的方瑾凌低声道:“人吃人。”

瞬间刘珂沉默下来,而罗云则睁大眼睛,难以置信,他想反驳什么,可是想想,好像也就只有这一个结果。

没吃的怎么办?身边就是食物。

别说一万人,就是十万人,也于事无补。

灾难之下,最悲惨的莫过于此。

一时间帐子里没人说话,气氛压抑的仿佛透不过气来。

上战场的人心总是比旁人硬一些,然而尚家姐妹一想到那幅画面,便不忍再往下想。

“我们保家卫国,驻守边关,本是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可是好像就算没有外敌侵犯,天灾人祸已经让他们活不下去了。”

尚未雪的话无端让人沉重。

尚初晴面色淡然,眼中的愤怒却一转而逝。

这不是对着那些落草为寇的难民,而是对着朝廷。朝廷的不作为,才造就了这种惨剧。

良久,罗云才找回自己的声音,他想到了现在的处境,“那殿下怎么办,按理雍凉知州该在城外三里相迎。”

尚初晴道:“那也要宁王走得到城外三里才行。”

“这,他难道要眼睁睁地看着这暴徒冲撞殿下?”罗云觉得不可思议,刘珂可是皇子,钦封的宁王,整个雍凉成都该是他的。

尚未雪道:“罗统领,你对雍凉的认知还是停留在朝廷管制下的普通州府,这里本身就不受朝廷控制,真正做主的是张氏,能与之抗衡的是混居的胡人长老团,其中以前凉王后裔为首。而卢万山能好端端地在雍凉当知州是因为他娶了张氏女,又将女儿嫁给了如今自封的凉王段平,左右逢源,日子过得如鱼得水。”

“别说他想不想要迎宁王大驾,光是张氏和胡人,土皇帝当惯了就绝不愿意再来一尊大佛,若是宁王不小心折在暴徒手里,正好请朝廷派兵镇压,一举解决流民占据官道的问题,正中下怀。”

这话说的时候,尚未雪是看着刘珂的,在路上她就同这位王爷分析过雍凉的局势。

西陵侯府在雍凉以北的沙门关,常年驻守,不常来此,而七姐妹中唯独她陪着钱多金行商过,是以她最熟悉。

听此罗云面露为难,咬了咬牙:“殿下,只有千余名侍卫,怕是护不住您,我们不如……”

“回去?”

罗云正要点头,就听到刘珂嗤了一声:“回去个屁,爷自己找的封地,结果还没到地方,就屁滚尿滚地被一群流民吓回去,面子往哪儿搁?”

“可是……”

“没有可是,那群傻逼就等着看爷的笑话,我岂能让他们如意?”刘珂暴躁道。

然而尚初晴却说:“可罗统领的建议不无道理,按照现有的兵力,的确难以对付那群流民,我知道殿下心中有气,可是若打不过,何必平白伤亡?”

尚初晴这么一说,给罗云带来了底气,他道:“殿下,咱们若是出事也就罢了,您千金之躯,万万不能有任何闪失,先回京,将此事报于朝廷,再来不迟。”

刘珂的眉头深深地皱起来,他想到自己对顺帝面前放下的狠话——不为母亲平冤,他永远不回来!

顺帝应该知道他选择雍凉的用意,看得到他的野心,然而区区流民就让他退避三舍,灰溜溜地回京,这让顺帝怎么看他?他还有什么底气为母亲,为哑叔,为所有喊冤而死的人跟顺帝争?

这样想着,不知不觉中,他的拳头紧紧地握在一起,满心的不甘。

方瑾凌就在他的身边,目光落在刘珂那泛白的指节上,手背的青筋蹦现,可见是用了多大的力气,那是刘珂从未有过的失态。

他忽然想到那个小年夜,特意寻他来告诉这一声,雍凉对刘珂的意义恐怕不仅仅是块远离朝堂的封地,或许还是正式争斗那无上帝位的一步吧。

想到这里,方瑾凌便问:“大姐,三姐,若是让附近的卫军救驾,最近的在哪儿,需要几天才能到?”

“卫军?”尚初晴思索着,“那有些远,来回至少需要十五日,况且他们愿不愿意来还未可知。想要快的话还不如直接从沙门关调兵,骑兵来回也就七八日,只是这样不合规矩,不如回京去。”

方瑾凌心中了然,于是又问,“如果殿下回京,那我们呢?”

这个问题一下子将刘珂的思绪给拉回来。

尚初晴道:“可能要走另一条山道,是当初我们回京走过的小路,只是崎岖很多,就是不知道你的身体能不能撑得住。”

尚未雪说:“或者凌凌,你跟姑姑随宁王殿下回京,留下小霜和小雾陪着你们,我们先回沙门关,等天气再温暖些,我再来接应你们,那个时候……这些流民……”

“也差不多了。”尚初晴无奈而沉重接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