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军盲(第2/2页)

“……滚一边去,少跟我这耍贫嘴~”

此时的燕王府,比起太平初来那几月乱糟糟的繁忙局面要好多了,忙虽然还是忙的,但很多事情都上了轨道,井然有序起来,整个燕云十八洲在其带领下如一架崭新的庞大机器般高速运转着。燕王不在府内也没有人希奇,燕云十八洲说大不大说小也不是三两个月能细细走完的,毕竟很多事情在这个年代算是匪夷所思,太平也常心中忐忑,怕有什么不相宜的造成什么不可调和的矛盾,看着诸事都是雷厉风行,其实那些事务想法付诸实现之前,都跟土生土长的幕僚们反复验证探讨过无数遍的,自己还学得那倒霉栽在她手里至今还未“陈冤得雪”的烾麟太女一样,一有点时间总爱白龙鱼服到民间各处去深入了解一下,不过因为她自己钻这个空子阴谋阴死了烾麟太女,所以每次她出行内部都一阵紧张,从天上到地下从内到外防得跟铁桶一样,难免有几次露出痕迹给人看出来,君家在燕云的声誉本来就好得很,这一下更显得她亲切了,人气直线攀升。

当然,府中如长安洛阳等人自然知道她并没有在燕云境内,而是回帝都了,但除了知道真相的明缘和尚,其他人谁也没有将之与京中刚诞生的长乐帝卿联系起来,只当她是亲自去接应偷偷出京的君大少去了。人说君太平爱藏慧,却少有人知道她更善于藏拙。

别看她这么大张旗鼓磨刀霍霍阴森阴冷的天天谋算着要灭人家种姓,其实她自己却是个道地的军盲。她不会打仗,一点都不会,连庸才都算不上,只能说是一个盲才,这在内部嫡系家仆群中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了。号称“满门将才上下政盲”,连烧火丫头都能培养成元帅的君家出了这么一个异类,实在让人不敢置信,也难怪当初刚露出点苗头的时候君大少并一众君家老人努力了可好几年都不甘心放弃,可惜一点效果都没有。

谁都承认君太平天纵其才,尤其比她的才华更出色的是她天生成熟的心性,跳跃了聪明的界限,于平淡间几乎显示出一种智慧的味道来,这种需要历事和时光沉淀,几乎没有办法速成也没有办法学习的东西,在她身上早早的便体现出浑然天成的味道来,尤为让人惊叹。惊才绝艳,倾倒京华的君霐到十八岁还被以心性不成熟为由,没能成为君家家主,她七岁,天天画画大字捏捏泥巴就让那些老家伙们一个个觉得可以托付大事了;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天文地理古今中外人情世故,似乎只有她不想说没有她不能明白的,可就这么一个聪明人,偏偏就是学不会君家起家立命的这沙场征伐之道。

让她背兵法她能背得头头是道,给她讲战例她不但能听懂偶尔还能举一反三说出发人深思之言,公认跟兵道相通的奕道棋术她也是下得有模有样的,可放到实战上面就一点行不通,似乎是从逻辑里就跟本拒绝了这种东西。行军布阵怎么都学不会,拉上几千人分两拨在她面前演习,敞开了给她看,不打到残军败将即将覆灭,她就看不出胜负来。

说一鼓作气,她打心眼里嗤之以鼻,还振振有词,这军队要本来就弱,打不过人家,晚人家几刻钟敲鼓就能打赢了?做梦吧……说破釜沉舟,她坚决怀疑没有退路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是否真如人们赞誉的那么绝对性,按她的理论,一个弱男子跟一个孔武有力的女人,哪怕把锅子砸的再碎,打不赢就是打不赢,不见强奸罪犯屡禁不绝,那些男子哪个是愿意的哪个不知道这要让得逞一生就完蛋了哪个没起拼命之心?不是照样被哪个啥了——这里男性身体怪异,不管愿不愿意,经不起刻意挑逗,甚至能被强行逼迫交欢到精尽人亡……空城计,她基本认定那是瞎猫撞见死耗子,设计的跟中计的通通应该推出大帐打板子……只有四面楚歌十面埋伏她不说话,一脸赞赏,仗就该这么打才对……

兵者,诡道也。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对所有战场谋略都呈怀疑态度,一个逻辑里对战争艺术跟本无法理解的人,你还能指望她什么?当然,以她天生的稳重纳谏谨慎,多实战历练几次再加上参谋团也未必不能将兵事相托,但以她的身份,再加上如今的形势,动辄就是生死大战,如何能历练得起来?

君家一众老人包括太平她爹在内,简直都没有办法想通,一个绝对称不上是良善,什么谋算都玩得团团转的人为什么偏偏对沙场之道死活学不会呢?君大少坚决认定这是康靖王妃的劣质基因引起的突变,并悲凉的开始怀疑,莫非君家完美的军神血统从此以后就只能隔代相传了?好在君家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会打仗的人,她这一点毛病虽然不够完美了,却也无关大局,反正是打算转型了嘛,以后不靠打仗吃饭了,姬家太祖皇帝的军事才能虽然不至于像太平这么离谱,却绝对比不上她们君家老祖宗,不也照样当皇帝当得好好的,还压得她们一门将才的君家血脉凋零得差点断嗣。统军大元帅太平是不能担当了,还有一个擦枪了擦了三十几年的君霐在嘛,若说奕道如兵道,太平没赢过明缘,可明缘跟君家一堆老家伙加起来也玩不过君霐大少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