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前尘旧事动心肠(第6/8页)

言及末处,竟有一些哽咽,回身垂目,以丝绢轻拭眼角,娇声道:“陛下,不知妾是如何得罪了杨夫人,她怎的要话中带刺?”

李世民尚未言语,杨若眉便硬声道:“所谓‘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1),话中带刺,亦只可刺到心虚之人!”

贵妃一怔,气息猝急,欲要回身,却终还是凝望向坐着不动的李世民,见他容色犹疑,连忙拭泪道:“陛下,妾虽无才,却也听得出这杨夫人话中之意,分分明的便是暗指妾用心不良,妾真真不知是如何开罪了杨夫人,要这般污蔑于妾。”

李世民望向杨若眉,但见她绝美容颜笼着一层淡淡轻红,目光决然,只是定凝在贵妃身上,不曾看向自己。

那样的眼神,已许久未曾在她眼中望见,依稀记得,如此咄咄的目光,上一次见,她,该还是齐王妃!

徐惠亦感诧异,于她心中,杨若眉亦是幽婉的女子,何尝有过这般疾厉?但,她却领教过杨若眉的眼观八方、洞察无误,想她如此说来,其中必有缘由,便只不语,静静地望着她们。

李世民缓缓起身,拍拍轻泣的贵妃以示安慰,只对杨夫人柔声道:“若眉,你有话尽管直接说来,无需这般夹枪带棒的,莫不是有些个误会?”

杨若眉看向李世民,一双眼睛绝丽,却凝着坚决的光,豁然跪下身去。

众人皆是一惊,便连轻泣的贵妃亦顿了一顿,李世民连忙上前,欲要扶起她,若眉却是一挣,竟自道:“陛下,若眉那日亲眼所见,混乱之时,贵妃趁势将徐婕妤推下龙船,致使徐婕妤落水,只是若眉没有证据,全凭陛下是否信我。”

三人皆是大惊,贵妃更加惊得花容失色,覆着丹红胭脂的面色,倏然煞白,声音亦见了颤抖:“你……你血口喷人,既是没有证据,怎就这般冤枉于我?我与徐婕妤往日无冤,近日无仇,何以要加害于她?徐婕妤承宠早便有时日,我又何苦于那自顾不暇之时,下此毒手?”

李世民眉一拧,是啊,那时候,场面混乱,人人皆是自顾尚且不暇,又何来那许多心思?

况且……望一眼徐惠,她再是承宠,不过是婕妤,高不过她去,从前自己宠着若眉,因着不可有名分,她亦不曾有过加害,如今又为何要来加害个才入宫的小女孩?

徐惠惊讶地望着,亦曾记起那日背后深重的一下,如今想来,背上不禁生凉,心中莫名笃信杨夫人之言,不置信地望向贵妃。

此时,似只待李世民裁断,可君王目光犹疑,往复在两位女子身上。

徐惠注意到,杨若眉与李世民说话间,并不自称为妾,而是若眉,许是因着没有名分,但她想,却多是因为相伴多年,爱宠有加。

如此,便要看李世民对谁更为信任些。

徐惠听闻,贵妃亦是极有宠的女子,贵妃当年以再嫁之女仅位居皇后之下,可见其宠爱浓隆,而关于杨夫人的传闻则更为繁多,令人不分真假,其中传言最多的,便是她与先皇后交好,逐渐得到宠爱,自此不衰,更于先皇后过世后,成为唯一伴驾身边的女子,虽始终无分,却人人亦是恭敬。

李世民望着跪倒在地的杨若眉,道:“若眉,你既是毫无证据,又叫朕如何相信你?”

李世民说得犹疑,可终究是不可信的,贵妃似暗暗松下口气,若眉却扬眸,丽眼流波:“陛下,若眉自知无法自圆其说,故而一直未曾提及,只是……”

瞪一眼贵妃,道:“只是若眉不能见谁……再扰得这后宫不得安宁!”

杨若眉的眼神,犀利不似往昔,那一派清傲的目光背后,是直刺人心的尖利,直看得贵妃心上一紧,却犹自端持着。

杨若眉望她一忽,但见她十指紧握,交缠在一起,透露出她不自觉的惶恐与惊惧。

若眉唇角微微扬笑,知道怕,便还好!

“陛下。”杨若眉倏然自袖管中取出一物,薄薄的一张,似一封信笺,若眉将信笺递在李世民手中,垂眸之间,似有温热的水流湿润眼睫:“陛下请看,此乃……先皇后临终之时交于若眉的!”

一句,如同惊涛骇浪席卷而来!

李世民身子震动,微微向后仰去,站定,眼神却是不可思议的。

贵妃更加瞪大双眼,那一对美好乌瞳似被云雾遮去了光彩,顿时失色!

徐惠凝眉,先皇后,一个名字,便可令这在场之人,神色剧变!

李世民只有片刻怔忪,随即展开那封信笺,若眉依旧跪在地上,已然泪下:“陛下,当时,先皇后将此信笺交给若眉,曾说……若宫中有人为难于我,比如……贵妃!便要叫贵妃看清此信,必要时……可呈给陛下!”

李世民握着信笺的手微微颤抖,那一封信笺,流墨淡淡,字字清晰,灵秀隽永的小字,行行分明,错落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