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四十五)尘缘容易尽(第2/3页)

昏昏沉沉间,似是有人背起了他。

那人背着他沉重的躯壳,艰难地在泥水间跋涉。玉乙未听见了吐息声,一声叠着一声,时而清晰,时而朦胧,像一团飘忽不定的雾气。

他费力地抬起沉重的眼皮,只见眼前有乌黑秀发摇曳,背着他的人侧脸秀丽,肌肤凝脂似的雪白,便是在黑夜中也似发出淡淡微光。

“丙……子。”玉乙未喃喃道。是玉丙子背起了他,她看上去就像个弱不禁风的小女孩儿,可如今她却咬牙喘息,将他笨重的身躯负在肩上。

“你的腿伤了…是不是痛得走不动路了?”玉丙子喘着气道,“没事儿,你先前救了我,我也会…带你出去。”

玉乙未疲困之极,上下眼皮粘连,他轻声道:“执徐…还在山坡上面。”

“那是…执徐师兄么?”玉丙子沉默了。玉乙未不知她此时心中究竟掀起了何等惊涛骇浪,他贴着她薄薄的脊背,只听得有一颗心在其中突突跳动,每一下都有若撞钟。她喟叹了一声,嗓音发颤,“嗯,对,那是执徐师兄。”

“我没能救他…我眼睁睁地看着他去送死。从以前开始就是这样,我什么忙也帮不上……每次都要害他劳心劳力,甚至把自己性命也搭了进去…!”玉乙未泪流满面,颤抖着将脸埋在玉丙子背上。

“为何活的不是他,而是我!当初被候天楼捉去的就该是我,被折磨得不人不鬼的也应是我!我活着究竟能有什么用!”

他声嘶力竭,恸哭流涕地发泄了一通。冷雨沙沙落下,像是天穹顶上淌下的泪水。

玉丙子默然地倾听着,良久,她轻声道:

“我想…与你讲个故事。”

她的声音清亮而和缓,让玉乙未想起在清晨里汩汩流淌的锦江,扬起的浪花轻灵落下,水珠坠入丝缎似的河面中,像拨着银铃似的脆响。不知怎的,他渐渐安静了下来,狂跳的心渐趋平静,在她的娓娓道来之中醺然欲醉。

“陵州往西三里,是我的家乡。我在一个山谷里长大,出来时也只凭着一股冲劲儿,没见过什么世面。一路被人拐骗,流离失所,最后到了天山,被执徐师兄捡进了门里。可我毕竟不懂规矩,虽有了玉珠,一切都是从头来学,自然也比不上各位弟子。”

“那段日子真是辛苦呀,我总是笨手拙脚,净给师兄师姐们添麻烦。起先连剑也把不住,也不懂得有早课、晚课,入剑阵时总踏错罡位……犯的错实在太多啦,所以谁都拿白眼瞧我。”玉丙子苦笑一声,怀念似的扑闪着眼睫,浅色的樱唇开阖。

“那时的我丧气得很,心里甚而想着,反正于这个门派而言,我本就是个外来人,不该在名册里列有名姓,还不若拣个时候出了山门,哪怕是冻死在雪原上也罢了。我时常在想,我为何活在这儿呢?若是没有执徐师兄相救的话,我早就化作雪原上的白霜了。”

玉乙未浑噩地听着,心中不免觉得讶异:原来受尽人宠爱的小师妹竟也有过这般遭人厌弃的时候。他看玉丙子模样生得清丽,颇得同辈喜欢,却不想也曾与自己一般遭人嫌厌。

“但是,有一天我忽而改了主意。”

雨声吵嚷,每一粒水珠坠入泥潭中的声响都仿若清晰可闻。玉乙未的心也随着这雨声一同喧哗叫嚣,怦怦地跳着。

玉丙子拖着他,嗓音脆生生的,怀念似的道:“那一日,我又笨手拙脚地犯了错,在晨练时的九曲灯阵里踏错了位。大家伙儿都睃着我发笑,口上虽不说,心里却把我轻看到了底。我烦闷之极,晃到冰池边发呆,看着冰面倒影愣愣底想:‘是不是只要跳进这冰窟窿里,什么烦恼都不会有了?’如此一来既不会被人笑,也不会被人怨。”

“我看了半晌,忽听得一声脆响。只见对岸枝梢处坠下来一柄剑,直直坠入冰池窟窿里,又听得弟子们的惶乱惊叫声。原来是天山门的弟子耍闹着在枝头割新长的梅花儿,却失手将手里的剑落进冰池中。那剑上系着玉珠,若要弄失了定要受西巽长老责罚,因而弟子们惊得满脸失色。”

她的嗓音似有着股奇异魔力,让玉乙未喧哗杂嚷的心绪渐渐宁息。

“那冰池水深难测,下面又有千万枚废剑断铁,牢牢矗在冰底,因而得名‘剑冢’。不论什么东西跌进去,都休想再捞起,人是如此,剑亦然。但即便如此,还是有个人影在那弟子高声嚷叫的同时,便倏地扑进了冰池里。”

玉乙未听得迷迷糊糊,在她背上似一叶小舟般颠簸摇曳,忽而打了个激灵:“你说的那人影…是我?”

细碎的笑声轻轻传来,玉丙子咯咯笑了几声,道:

“……是呀,就是你。”

她笑道:“你扑通一下便跳进冰池里,奋力去捞那柄剑,模样可别提有多英勇了,看得咱们都大惊失色,在心里盘算是要去喊长老救你,还是要去山脚下的义庄给你腾个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