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菩萨(第3/4页)

汉军即将兵临城下,边境不稳,南方更是藩镇割据,各处不宁。

大魏面临的局面犹如当年大齐国破之际。

李乐兮站在舆图前许久,望着破碎的山河,唇角弯出浅淡的弧度,她所面临的局面与楚元当年很像。

不过她还有北边半壁江山,不过她不会动用北边的兵力,亦不会让南疆踏进中原半步。

她要做的就是先统一大魏。

裴瑶没有心思看舆图,她没有军事能力,更不会筹谋,能做的只有处理北边的事情。

北边还保留着大汉的官制,她想做些改变,毕竟大汉的制度有很多漏洞。

两人心思各异,荆拓却带着一宦官入内。宦官被绑了起来,嘴里塞着布帛,见到帝后,露出惶恐的神色,拼命摇头。

李乐兮却当做没有看见,将桌上的茶盏递给裴瑶,殿内有些热,她莫名感到烦躁。她没有将烦躁显出来,而是压制住了。

裴瑶接过她的茶,当即明白过来,她不愿自己掺和。裴瑶喝了一盏茶,不再说话。

宦官是南疆人,中原人与南疆人也会有婚配,不少南疆女子来中原嫁人生子,宦官是小时候就送入宫廷,大汉亡了,他趁机爬上来,做了内廷的官。

荆拓在他的住处翻出几本医书,上面有两生花的浇灌方式。寻常花多以水浇灌,而两生花却有些不同。若以水浇灌,也会开花,不过是普通的花朵。若以人血,便有奇效。

“臣在他的屋子里找到了两生花,并无奇效。”荆拓让人将花送了上来,红花绿叶,没有太多的亮眼。

李乐兮看着宦官,走过去,撤下他口中的布帛,悄悄开口:“我是大齐末帝楚元的皇后。”

宦官本是紧张,听到这句话后愣了下来,双眼圆瞪,眼珠子都快要掉了出来,唇角蠕动,竟说不出一句话来。

面前的人活了一白多年,大齐灭国一百三十八年,也就是说面前的大魏皇后活了至少一百六十年。

他做不得镇定,可下一刻喉咙里被一根簪子贯穿,身子踌躇起来,慢慢地倒在地砖上。

裴瑶看着倒地的宦官,没有惊讶,吩咐道:“悬挂城门上,就说这是偷入大魏盗窃秘报的南疆人。”

她很平静地吩咐下去,更没有像以前那般阻止李乐兮。

因为李姑娘想做的事情,没有人能阻止。就连她,也不行。

很快,御林军将尸体拖下去,内侍清洗地上的血迹,宫娥点上熏香,殿内的血腥味也跟着散去了。

半晌后,裴瑶复又和了一口茶,道:“皇后。”

李乐兮回过神来,回身看着裴瑶:“陛下又想说那套说辞了?”

“不想说,我想回庵堂探望师父,你去吗?”裴瑶轻笑。李乐兮没有开口,沉默以对,裴瑶又道:“你杀人,我不会阻止的,更不会说什么道德的话。身在乱世,谁能明哲保身。”

做了皇帝,眼界开阔,每日里呈上的奏疏中都包含着鲜活的性命,她看得见是就是李姑娘杀人。

看不见的就是战乱下无辜丧命的百姓。

李乐兮照旧沉默,裴瑶心中还是不舒服的。

两人都没有开口说话,良久后,朝臣求见,李乐兮退出宣室殿。

回望殿宇,李乐兮迈出沉重的脚步,站在垂龙道上,望着自己的双手,勾唇一笑,裴瑶又想去佛前忏悔吗?

幼稚的小东西。

****

洛阳城没有禁严,照常进入,赵奎站在城门看着宦官的尸体,嘴角抽了抽,他么太刺激了。

城门下站了不少观望的百姓,都面露胆怯,在这个紧要的时候示众,让百姓都不敢轻举妄动了。

帝后的马车从人群中穿过,裴瑶掀开车帘,想看一眼,李乐兮按住她,“你的眼睛是干净的。”

“皇帝的眼睛是看向臣民的,不是专注于干净。”裴瑶说着话,却没有坚持去掀开车帘,她想表露出自己的心声,但不会去和李乐兮争执。

李乐兮随着她放下手也跟着松开车帘,车轮轧过地面,发出响声,明明是听在耳朵里,却像是落在心口上。

心无法平静下来。

到了尼姑庵,静安师太出门来迎,裴瑶几乎是跳下马车的,欢欢喜喜地跑过去,“师父。”

李乐兮慢悠悠地下车,看着师徒二人情深地拥在一起。山门前的树叶枯黄,风一吹,就落了下来。

她看着落叶,裴瑶抱着自己的师父,两人亲密地走进庵堂。

静安师太走到一半,回身去看李乐兮,李乐兮回之一笑,“师太。”

“皇后辛苦了。”静安师太浅笑,“阿瑶的性子坏,您多见谅。”

裴瑶不解,悄悄地拽着师父的衣襟,“师父,我哪里坏了。”

师太不语,牵着小徒弟的手往里走,李乐兮会心浅笑,跟着试图二人慢步走着。

裴瑶是去大殿,问签求佛,静安师太好奇,“你又做了什么亏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