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将军12(第2/3页)

病榻上的昌帝发出像是被扼住脖子一样奇怪的“嗬嗬”声。

而陈因却没有对此再做出什么反应,似乎牵扯唇角的动作太过费力,那细微往上的弧度终于归于平直。

他沉默地、沉默地注视了这位帝王良久。

……

…………

“因儿!”

就在陈因彻底离开这座宫殿的前一刻,病榻上的人也不知道何处来的力气,竟然字正腔圆地喊出了这两个字。

陈因脚步停顿了一瞬,但也只有这片刻的停滞而已,旋即便头也不回地踏出了宫殿。

陈因不知道那人叫出这个名字的时候到底在想什么?

——也并不关心。

*

这场因为昌帝病重而带来的京城漩涡一直持续了整个冬日,就连中间的年节都未阻挡,京城各家人心惶惶。

一直到来年开春,一切似乎有了定局。

皇三子设宴芙水阁,令死士埋伏于水下,弑长兄、五弟、九弟,又重伤七弟——这一下子几乎将在年前争斗中崭露头角的皇子全都废了,他径直转道、直接携兵入宫。

当夜昌帝“病逝”,皇三子登基大典。

这残暴的行径自然遭到了朝中原本其他皇子派系的愤恨声讨。

然而……

当天夜里的血直接从宣和殿流到了东大门。

经此一夜后朝中一片沉寂。

与此同时,各地讨伐“伪王”的声音却越发大了起来。

……

…………

远在北地,与朝中无甚联系的北定军也收到了驰援京城调兵讨伐的书信。

京城中能把信送到这里的人没有几个,楚路沉着脸盯着那封某个小兔崽子的亲笔书信看了半天,低气压地去点将调兵。

楚路当然看出了陈因的意图?

希望北定去京城。

希望送出这一份拥立之功。

楚路对于陈因的能耐还是信任的,既然能把事情搅到这地步,他肯定有处理残局收场的法子。

可这会儿偏偏紧急来信求援。

一副“叔父您再不来、您侄子就死定了”的语气。

↑这说法还是真的

自个儿去涉险?

还是故意的。

真是几年不见,胆子肥了……

就不怕玩脱了,真的把小命送了?!

*

另一边,无意中得到消息的柴铎简直是着急上火到嘴边起了一圈的燎泡。

在大多数情况下,柴铎都愿意装聋作哑,必要的话当个傻子也没问题。

但是眼下这明显不属于“大多数情况”啊!

他要是再当聋瞎下去,以后说不定就成了个真聋瞎了!

——那封调令……求援信……总之不管是什么,它肯定有问题啊!!

六州收复之后,北地和南方也不再像以前一样毫无往来,南方的消息也会传到这边,更别提柴铎在京城里经营了那么些年,也有些自己的渠道。

因为早知道那位十六皇子不可能是什么简单人物,他对此也多有留意,果然发现了些蛛丝马迹。远的不消说,就是驻守京北的虎营、狭涉关的驻守,里面都绝对有他的人。

在北定的这些年,柴铎对“手里有兵的是大爷”这个道理可谓是再明白不过了。

而且那位刚刚称帝的三皇子现在是什么名声?

“十六皇子”现在动手,甚至都能称得上一句“人心所向”。

可他偏不、偏偏不动!

多此一举地调驻守在边疆的北定军。

在这个多等一天就多一天变故、多一天危险的时候,他却故意舍近求远,调了就算急行军也需数日到京城、中间还要渡河的北定。

——要知道现在的“北定”可不是当年的“北定”。

六州收复之后,这位谢将军就有意地在削减军队规模,或是送返回乡、或是为各州戍卫……

如今还留在军中的,虽然却是精锐,但论规模也只是一只普通的驻守边疆的戍军而已。

柴铎脑中一瞬间闪过数个“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事迹。

史书上这些典故简直多到不能再多,历来功高震主的有几个有好下场?!

作为同盟,谢将军为那位“十六皇子”是呕心沥血了。

但是问题就在于他们现在还是“同盟”吗?

那位“十六皇子”离登临帝位可只剩一步之遥了。

要是他的身份真如柴铎所猜测的,那这会儿可是消灭这个“秘密”最好的时机。

——任何一个皇帝……不、任何一个人,都不会放任自己的身家性命系于别人之手……

柴铎越是想,越是觉得这就是个明晃晃的“陷阱”。

看看这位“十六皇子”的手段吧……

兵不血刃地干掉了所有竞争者,甚至都不必他亲自动手。

不管是屠戮兄弟还是弑父之罪,所有的罪责、所有的骂名……都是那位三皇子,也就是现如今的新帝一力扛起来。

他却干干净净的,一点儿都不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