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第2/2页)

耶律延禧逃跑的冲击力比辽军战败大多了,女真人所到之处如同蝗虫国境,所有见到的财物牛羊尽数抢走,和契丹南下劫掠城镇时简直一模一样。

辽国主力溃败,驻守幽云的契丹人也无心再战,没了打仗的心思,城自然也守不住。

饿狼一样的大宋军队就等着契丹人懈劲,抓住机会直接将战线推到燕山北麓,只要几个重要的关口被他们拿下,接下来就是天王老子来了也别想让他们撤走。

北方连番大胜,消息传到中原后更是普天同庆举世同欢,荒郊野地里全是给地下的老祖宗烧的纸,这么大的事情不能只有他们自己高兴,得让地下的老祖宗跟着一起乐呵。

大宋被契丹人欺负了一百多年,终于能翻身打回去了,皇上英明!皇上万岁!

天气转暖,赵明钰也又能蹦跶起来了,看着至今依旧没能定下来大名的奶娃娃,对自己取的小名念念不忘。

赵大胜、赵一统、赵复唐、赵凯旋……

老哥那么崇拜唐太宗,他取这些名字不过分吧?

那么多名字可供选择,然而他哥一个都看不上,他能怎么办,他也很绝望啊。

算了,为了大侄子长大后不拿着刀追着他砍,还是不要再迫害大侄子了。

边关的将士们接手幽云十六州,朝廷很快派人去安抚百姓,只要主权在他们大宋手中,不管住在那儿的是汉人、契丹人、奚人还是女真人,都是大宋的好子民。

耶律延禧仓皇而逃,辽国气数已尽,大宋军队班师回朝,沿途百姓夹道欢迎,驻守北方的官兵多年没打过胜仗,前两年看到西北的同袍回京时的场面还羡慕的紧,现在轮到他们自己,一个个的挺胸抬头骄傲的恨不得能飞天上去。

正牌军如此,杂牌军更是激动的难以自持,他们以前是土匪,出现在路上都是被人躲着走,当时觉得那是他们厉害的标志,现在想来,当时的他们简直蠢的不能再蠢。

被百姓躲着走算什么好汉,被夹道欢迎才是真正的好汉。

赵明钰在宫里陪他哥开心了好些天,又在城里和百姓一起激动了好些天,看到城里逐渐增多的读书人,这才意识到春闱马上就要到了。

他们家惜朝弟弟跟铁手一起去了沧州,之后拐去雁门关和九哥一起攻打云州,还和连云寨的几个当家的成了莫逆之交,也不知道现在有没有回来。

春闱在即,再不回来就赶不上了。

人比人气死人,惜朝弟弟年纪不大,一身本事却不可小觑,九哥正等着他科举考完有了功名就把人要去雁门关,如此心计,不用在战场上实在可惜了。

正儿八经考上来的进士在翰林院蹲几年也能晋升的很快,现在的几位宰辅走的都是这个路子,还真没几个进士年纪轻轻就去军中历练。

别的士子考试之前头悬梁锥刺股,他们家惜朝可好,非但不读书,还顺便亲眼见证了大宋收回幽云的壮举,人生短短十几年,经历的事情比别人几十年都多。

追命抱着手臂,提起顾惜朝那是与有荣焉,“惜朝自小聪慧,文韬武略样样精通,要不是朝廷武将不如文官地位高,他就是当将军也不会差。”

“说的跟你见过惜朝小时候一样,我又没夸你,你嘚瑟什么?”小王爷很不给面子的怼了一句,眼睛一转想起什么好玩的事情,眉眼弯弯看向顾惜朝,“惜朝弟弟,你想不想知道你哥哥年轻的时候干过的蠢事,我都知道哦~”

少年人笑的开心,小尾音更是荡漾的让人想揍他。

“哥哥?”顾惜朝腼腆的笑笑,眼睛亮晶晶的看着追命,显然对小王爷口中的事情很感兴趣。

在神侯府中,他依旧是那个温润好学的顾惜朝,丝毫看不出在战场时运筹帷幄的狠辣。

追命动作极快的捂住小祖宗的嘴,他刚来神侯府那几年没少干蠢事儿,可不能让惜朝知道,不然他当哥哥的威严往哪儿放?

这人的反应这么大,顾惜朝自然知道那不是自己能听的事情,当着哥哥的面儿不能听,私底下可以找小王爷讲,他们是亲兄弟,不用太端着架子,什么模样都不丢人。

赵明钰和追命闹成一团,听到大门处传来声响不约而同停下动作往那边看过去,然后异口同声震惊道,“陆小凤,这才多久没见,你怎么把自己折腾成这个样子了?”

戚少商:???

露出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

顾惜朝抿唇笑笑,“这位是连云寨大当家九现神龙戚少商,并非陆小凤。”

赵明钰更加震惊了,“所以这是陆小凤失散多年的亲兄弟?”

在场其他人:……

仔细想想,好像也不是没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