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第2/4页)

皇上不悦的皱眉,他其实并不喜欢下面人越级告状,显得管理松散,很没规矩。但是人家都告到面前了,作为明君,自然要听。

盛总管跟皇上说了一下武正涛的官职,皇上点点头,允了。

盛总管上前接过状纸呈上,众人都好奇的看着,直到皇上看完状纸,脸色逐渐变化,冷厉的眼神扫向了吏部尚书。

吏部尚书瞬间背脊发凉,心中已经猜到。他是一个老狐狸,知道皇上的心性,根本不会在信息流通快速的发达地域搞买卖官员那一套,只有边陲之地,天高皇帝远,他才敢放心大胆的敛财,他以为根本不会有人抓住把柄,结果没想到一个疏忽就被人反咬了一口。

皇上直接让盛总管宣读状纸,里面总共列出了十条罪状,直指吏部。买卖官员,贪污受贿,欺上瞒下等每一件都是死罪。

吏部尚书听完就跪了下来,大呼冤枉,吏部的官员也纷纷站出来要自证清白,说武正涛是诬告。

他们自然是有底气的,在这些官员上来之前,他们就仔细搜查过那些人携带的物件,也包括武正涛,一个没有带任何证据就来告御状的人,想要扳倒整个吏部简直可笑。

只要皇上说一句调查,他们能立马解决一切,甚至在武正涛离开皇宫后,可能就会身首异处。

而吏部敛财的小手段其实根本也是皇上意料中会发生的事情,只要他们不动皇上的根基,不动富饶的地方,皇上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所以这一会儿皇上也只是按流程要证据,没有证据,就直接走程序调查。

结果武正涛直接告了一声罪,当场脱掉官袍,只着里衣站在大殿之上,在众人呵斥他无礼之时,他撕开了官袍,竟然在里面还有夹层,证据,证词,百姓的血书一应俱全,全部缝在官袍里面,只看得人眼花缭乱。

吏部尚书的脸色当即就白了。

这时候,除了楚璃书还没有收服的兵部,其他四部均是上前站队,让皇上严查严惩,李丞相这一会儿也不得不开口说话,内阁一下子倒向一边,这种当众之举,皇上即使想要偏袒都做不到。

当即下令调查整个吏部,人都先关起来,包括从边陲之处来京的官员。

一阵混乱的喊冤吵闹之后,皇上剧烈的咳嗽起来,而且明显的气短,大家都以为皇上被气到了,早朝就在匆忙间结束了,看着皇上远去的背影,林青漾知道,那毒害了柳妃和雅文县主的毒已经逐渐堆积,产生明显效果了。

次日,皇上因为身体不适没有上朝,但是在大理寺少卿和都察院越尘的努力下,案件已审理清楚,毕竟是准备了一年的罪证,几乎已经可以直接定罪,根本不需要花时间调查。

皇上没想到自己手中最后一块势力就这么没了,对吏部是怒其不争,对武正涛只感觉多管闲事,所以下旨惩罚了吏部之后,也并未奖励武正涛,这一点在朝中人心中其实是引发了不满的,但是没人敢触霉头。

武正涛也是刚猛的性子,直接辞官不做了,就留在京城开了一家小酒馆,当然是楚璃书背后帮忙运作的。

这一下等于直接给皇上呼了一巴掌,让皇上脸色都铁青了好几日。

看着完成的任务,想着武正涛的下场,总之这未来的吏部尚书暂时就先远离官场了,林青漾隔着屏风跟楚璃书说道:“他好像在逐渐失去人心。”

屏风后面传来水声,“呵,以前他还能把控得住,但是现在中了毒,身体跟不上,加上六部大变,他能感觉到朝廷在他手中逐渐失控,所以才被这一次的吏部逼急了,失了气度。他想要重新掌权,就得慢慢收集可用人才,这需要很长时间。”

林青漾忍不住问道:“那他之前刚当皇帝的时候……”

“他上一次为朝廷换血,是因为大周突然遭变,加上三大氏族的扶持,他才能短时间内达到,现在他可没有这个能力了。”

林青漾笑道:“果然还是你厉害,他做不到的,你就能做到。”

楚璃书顿了一下,“夸我的时候这么果断,让我亲近的时候,就推推搡搡?”

“咳咳,说正经事呢。”林青漾道。

“我之所以能做到,一是因为他们本就有问题,直接揭露就能对付,二是因为我并没有把他们完全收入自己的囊中,多数是让清流一派站位,所以才不难。”楚璃书解释道:“这也是铲除皇帝手中势力最快的办法,也是最不容易让他起疑的。皇帝现在手中除了兵权,已经不足为虑了。现在要对付的就是程氏,兵部。”

林青漾听到这里的时候,微微愣了一下。

楚璃书现在的打算就是让程皇后和梅妃,元烨和四皇子对垒。他们之前利用另外两个氏族削弱了程氏,让四皇子党显得高出一筹,但是现在四皇子这边也失去了赵城和魏国公的拥护,又变得弱势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