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第3/5页)

此时在京城的梁国公夫妇也接到了皇上命他们前去玉龙山行宫的旨意,夫妇俩不知发生了何事,连忙收拾了一通坐上马车匆匆往行宫赶。

等到了行宫,顾悯亲自接待了梁国公夫妇俩,带他们去找梁耀祖,等到梁国公夫妇进门,见到像具行尸走肉般躺在床上的儿子后,大惊失色,转头问顾悯:“顾大人,我儿这是怎么了?”

梁耀祖听到父母的声音,了无生趣的脸上终于有了反应,扭头对着梁国公夫妇俩哭喊道:“爹!娘!你们可算来了!快救救儿子吧!”

顾悯耐着性子把事情的原委和梁国公夫妇俩说了一通,话还没说完,他们一听自己的儿子成了个阉人,顿时一家三口抱头痛哭在一起,好一番呼天抢地。

梁国公哭完,终于想起来得替自己儿子讨个说法,抹了抹眼泪,厉声问顾悯道:“顾大人,我儿子本来好好的一个人,来了行宫之后却被伤成了这样,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总要给我梁国公府一个说法吧!郭大伴呢?你快带我去见他,我倒要问问他,他收了我家那么多好处,答应了照顾我儿子,结果就是这么照顾的!”

“梁国公息怒,厂公也没想到事情会发展成这样,原本计划得万无一失,可不知道是从哪里走漏了风声,竟被昌平长公主知道了。”顾悯装作一副惋惜的表情,劝道,“如今错已酿成,再说这些也晚了,厂公的意思是,得先设法让令郎脱罪,淫。乱后宫的罪名,可不是好担的。”

“淫乱后宫?这明明是他郭大伴想出来的点子,凭什么出了事只让我梁国公府一家受难?若不是他想的好办法,我儿子又怎么会变成如今这样?”梁国公急怒攻心,已经没了理智,愤慨地道,“他郭九尘倒是置身事外了,可我儿子呢?我可就这一个儿子,他还没为我梁国公府绵延香火,我们家绝后了你们知不知道!你让我怎么冷静!”

梁国公说完悲痛万分,竟然两眼一翻也晕了过去,梁国公夫人更是哭得上气不接下气,顾悯嫌他们吵闹,叫了御医过来抢救晕过去的梁国公,自己抽身离开去找了郭九尘。

到了郭九尘那儿,顾悯将梁国公刚才气急败坏之下说的那些话完完整整跟郭九尘说了一遍,郭九尘听完冷冷道:“那梁国公真是这么说的?”

顾悯道:“属下不敢欺瞒厂公,梁国公说的大声,许多在外面伺候的宫人都听见了,厂公若不信,可以传他们来询问。”

郭九尘拂袖冷笑道:“亏得咱家那晚还在皇上面前力保梁耀祖,若不是咱家,那梁耀祖早就被皇上拖出去砍了,哪里还有命活到今天?兵行险着,本来就是要承担风险,若是成了,他梁耀祖今日就是驸马,没成,也只能怪自己时运不济,怪得了谁?梁国公一家子不思感激咱家,竟然还想拉咱家一起下水,真是枉费咱家一番心血!”

顾悯道:“厂公所言甚是,既然那梁国公一家不领厂公的情,那梁耀祖咱们还有必要保吗?”

京城里的人都知道,梁国公此人脾气急躁,顽固自大,年轻时靠着荫封也得过一官半职,可就是因为他这比茅坑里的石头还硬的脾气,时常和同僚拌嘴吵架,甚至连上级都敢顶撞,仕途自然不顺,最后他气不过,干脆辞官不做了。

郭九尘喝了口茶,思忖半晌道:“既然收了他家的孝敬,保还是要保的,免得叫人说咱家背信弃义,以后谁还敢求咱家办事?不过,”他眼里闪过一道厉色,压低声音对顾悯吩咐道,“派人看好他们一家,不许他们随便出院子,免得他们出去乱说。”

顾悯拱手道:“属下明白!”

再说梁国公那边人被御医救醒后,渐渐也冷静了下来,明白吵是没用的,因为首先是他们自己理亏,梁耀祖确实存了想要玷污公主之心,没人能还他们公道。

其次,他们还要靠郭九尘来替自己的儿子脱罪,若是连郭九尘这个靠山都失了,那才是真正完了。

所以这个亏,他们梁国公府只能哑巴吃黄连认了。

梁国公看着自己躺在床上,已经成了废人一个的儿子,伤心不能自已,打算离开房里出去透透气,没想到一只脚刚迈出门槛,就被守在门口的两个小太监拦住了。

梁国公生气地质问:“你们干什么?本国公要出去走走,你们竟敢拦我?”

一个小太监行礼道:“国公爷息怒,郭大伴有交代,国公爷和国公夫人伤心过度恐有损贵体,外面天气炎热,不宜外出走动,还请两位留在房里好好静养,有什么需要,吩咐奴婢们就是。”

梁国公闻言心里一惊,这不就是变相软禁吗?这个郭九尘,到底想干什么?

梁国公一向在自己府里养尊处优惯了,哪里受过这种气,登时怒不可遏,嘴上也没了把门的,口不择言地指着天骂道:“郭大伴呢?你们去告诉他,本国公要见他!他什么意思?把我儿子弄成了这样,自己连个面都不露,莫不是想把我儿子推出去顶罪,他自己好撇清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