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寒露(1)(第3/4页)

“不用,回宫吧。”我说完觉得自己语气太冷淡,又对他笑了一下。太子看到我的笑容,没有说话。

这一趟出行让我精疲力尽,不知道该如何应付太子,所以也不再开口。而我回到华阳宫,又看到早就回来的庄贵妃。庄贵妃显然已经知道我偷偷出宫的事,她本是沉着脸准备等我过去,但她看到我时,却又主动走过来。

“从羲,怎么了?”

我摇头,强挤出一抹笑,“没什么啊,母妃,我今日出宫了,你别生气。”

庄贵妃仔细地盯着我,她素来体贴入微,没有再继续问我,而是轻轻拉住我手,“母妃不生气,去把手洗了,再喝碗白玉羊肉汤暖暖身体。”

此后几日,我都没有出华阳宫,平时不是跟庄贵妃待一块,就是自己坐在房里看书。

这日,后宫嫔妃都要去皇后那里同吃素斋,庄贵妃就把她给皇上炖的滋补汤交给我,让我送到御前。

我到御前的时候,皇上正在批改奏折。我本以为我送了汤就能走,哪知道皇上忽地起了考验我的想法。他先是问我这些时日学的怎么样,又给我出考题。

他出的题目我并不能全部答上来,有些只能答个七七八八,至于全然没听过的,我就老实说我自己不知道。

皇上没生气,反而伸手在我脑袋上揉了揉。他下手重,我被揉了个踉跄,刚稳住身体。在御前伺候的大太监从外悄声走进来,“陛下,工部尚书林大人递折子,求见陛下。”

是三叔。

“又是为了林重檀的事?”皇上方才还带有笑意的脸慢慢冷下去。

大太监答话:“林大人说江阴候奉荆来京了。”

“江阴候?林重檀的父亲?”皇上问。

“是。”

“他脚程倒快,怕是日夜兼程赶到京城。不见,打发了。”皇上神带厌恶地说。

大太监应声退出宫殿,我收回眼神,拿起墨块为皇上磨墨,“父皇,儿臣给你磨墨。”

皇上嗯了一声。

转眼间到了除夕夜。

宫里的除夕宫宴办得极热闹,但虽热闹,宴会上有人不快活。

十二公主面上愁云黪淡,她应该还是没能从探花郎蒲若南的死讯中走出来。往日她最欢脱,今夜沉沉闷闷的,旁人去逗她,她也只是笑不出。

“从羲。”一旁的四皇子喊住我。

我寻声看向他,手里就被塞了一个金包。民间至宫廷,都时兴除夕夜送金包。当然,皇家的金包要更奢靡,表面的福字用金线绣的不说,里面的东西也昂贵许多,都是金珠。

我今日已经收了许多个金包,皇上和太子都是一早就让人过来送金包,紧接着是各宫嫔妃。我也包了几个金包,给后面的妹妹们送。

“谢谢四哥。”我对四皇子笑。

四皇子也对我笑,“不用跟四哥我客气。”

他还想说什么,我的目光突然被另外一个方向吸引。那边走出走出来一个小太监。小太监凑在太子身边低语说了几句,太子就抬眸看了下周围,随后起身对皇上行礼,“父皇,儿臣有点事要离开一下。”

“何事?待会要点灯了。”皇上问。

点灯是宫里的习惯,由太子在亥时末点亮正午门的宫灯,这扇宫灯有祈福之名,整夜都由宫人守着,保证其能亮到天亮。

太子默了一会才说:“陈氏又闹自戕,儿臣需要去照看一二。”

这话一出,满堂皆静。

林重檀凌辱未来太子侧妃,杀探花郎的事爆出后,陈姑娘并没有离开宫里,相反的她提前住进了东宫。太子对外宣告,他还是会娶陈姑娘为侧妃。

若是搁在原先,这定然是于理不合。毕竟太子和陈姑娘还未成婚,但陈姑娘的事情闹出后,她住东宫,世人皆夸太子仁善。我曾撞见太子送陈姑娘之父大行台尚书令离宫。

那时大行台尚书令双眼泛红,发鬓霜白,比我上次见他,看上去起码老了十岁以上。他连连跟太子说不用相送,临走前,还跪在地上给太子行了个大礼。

此下,陈姑娘住在东宫,但我并没有再见到她。据说她还是没法从那件事走出来,闭门不出。今日除夕宴,也未能出席。

太子的话让众人皆是一默,皇上叹了口气,摆摆手,“你去吧,照看好早些回来。”

但太子这一离开,却迟迟未回,眼看亥时末要到了。皇上连连皱眉,开口喊人去东宫催太子,但话说到一半,又改口,“老四,今年你来点灯吧。”

四皇子猝不及防被点名,明显整个人都愣住了。往年点灯这件事都是由太子来做的,二皇子在的时候都轮不上。

“儿臣……儿臣……”四皇子结巴道,“儿臣从未点过灯,还是等太子回来吧。”

他话音刚落,殿外就响起宫人通报的声音,“太子殿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