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争执(第2/2页)

“提学大人来了!你们快别吵了!”不知是哪个眼尖的学子看见了肃着脸站在门口的楚辞,嗷的一声大叫使这唾沫横飞的场面终于安静下来。

楚辞笑着往里走:“别吵干嘛呀?继续吵啊,觉得不痛快还可以打起来,你们放心,本官那里笔墨虽不多,但革除几个秀才功名的纸还是备着的。”

这凉凉的语气让在场的学子们忍不住打了个寒颤,再看楚辞脸上的哪是笑,分明就是皮笑肉不笑。

“请大宗师安,是学生们冒犯了!”所有人立刻躬身行礼,头都压得低低的,生怕和楚辞的目光对视上。

“起来吧,谁来说说,到底是什么事情,让你们夜里不安心睡觉,要到提学司大门外来闹事?”

“大宗师容禀,学生邹城,乃是泉县县学的一名学子。模拟考后,学生与一众友人因记挂此次成绩,便留在了府城。我们居住的客栈就在前头一条街上,饭后消食,不知不觉间便走到了这里。”

“那时天色还早,我们看见贵府外墙上贴着一些文章,便上前去看。就在大家讨论之时,这群人突然冒出来,也在一旁看了起来。而后,我们因对文章上的一句话意见相左,便争论了起来,他们听后,也加入了进来。”

“那怎么会吵起来,甚至还动手了呢?”听到这里,一切都很正常,不过是正常的思想对立而已,楚辞经常鼓励他们要“多思多辩”,这样学问才能更扎实。

“我们争论之时,突然钱兄记起年初的一张报纸上,您曾经解释过这句话,便搬出来说服他们。可他们并不认输,还说一些酸言酸语来诋毁我们。我们一时情急,便说要不是您当时同意他们过来考试,他们根本就没有这个机会,说着说着,就……打起来了。”

楚辞听罢,转头看向另一边此时显得有些心虚的学子,原来是外府和本府学子产生的矛盾,这源头竟是因为他?

“打架的两个呢?”

一旁的杂役从里间带出两个学子,这两人都是十七八岁的模样,脸上青一块紫一块的,被带出来时还狠狠瞪着对方。两人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一时控制不住自己的火气楚辞也能理解。

“刚才之事我已经听邹城说过了,你们在里头也应该听见了吧,还有什么想说的吗?”说话的时候,楚辞是盯着那个一脸不忿的学子说的。

果然,楚辞话音刚落,那个学子就开口了:“这位邹兄颠倒黑白的本事倒是高!分明是你们辩赢了之后还对我们百般嘲讽,说我们府里的夫子和教员都不如你们府的,说我们府的学政不如楚大人,我们才反唇相讥。而且你们还说要不是楚大人看我们可怜给我们考试的机会,我们本应该从哪来滚回哪边去,我又怎么会动手?”

楚辞的表情严肃起来,问道:“可有此事?”

邹城等人低下了头,他们中确实有人说了这话,可他们说的明明就是实话。

“你们太让我失望了!你们想想,本官和其他大人给你们创造好的进学条件,可是为了让你们产生攀比之心,以此为借口去嘲讽别人?你们可以设身处地想一想,假设现在是说你们的夫子不如别人,你们心中是何想法?难道不会像他们一样去维护自己的师长吗?”

楚辞一双厉眼扫视过众人,见他们面带愧色,心里这才满意了些。

“再说考试一事,往大了说,我是朝廷派下来的学官,他们是我大魏的学子,为朝廷取材本就不应区分地域,有德者居之才是亘古不变的传统!往小了说,我是一个夫子,面对这些上进的学子,难免生出几分惜才之心,破格让他们参加考试又有何不可?”

一句句掷地有声的话语让漳州府学子们的头快要埋到地下去了。在他们哭出声音之前,楚辞的语气变得柔和了些。

“我知你们今日也是口不择言,并无瞧不起他人之意。但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来者是客,你们这些学子代表的是我们漳州府的文风教化,假如你们对待来客都是这种态度,又会让别人怎么看待我们呢?”

楚辞语重心长地劝导使在场学子都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他们拱手弯腰,朝楚辞行了一个大礼,嘴里道:“承蒙大宗师训导,学生们知错了,必铭记于心,不敢再犯。”

其他府的学子也低着头,现在他们认同了这些人之前的某些话,漳州府的学政,确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