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胸怀天下(第2/3页)

顾监丞爱上了开会,更爱楚辞让他代为主持的会议。

楚辞沉吟了一会,好像是挺久没有开全体教师会了。这段时间太忙,他有事都是直接让顾监丞代为转达的。

“行,刚好我今天有空,待会我就让何平去后院说一下,让老伯散学后撞钟。”

楚辞说完,顾监丞便有些失望,不过还好,楚辞每次自己讲得其实不多,他更喜欢听别人发表意见,他待会可以争取多说点。

“当——当——”

绵长的钟声在国子监上空回荡。学子们不以为意,夫子们却苦了脸。

“老夫还有半包糕点,待会大家饿了,就和老夫说一声吧。”

“唉,我也带了茶叶过去,待会多放点,上次差点睡着,被那厮好一顿讽刺!”

夫子们边聊边往会议室走去。会议室如今不在楚辞的司业厅旁边了,那地方太小,容不下这么多夫子了。于是他命人在博文馆里开了一个房间出来做为大会议室。

“两位老兄不用这么紧张,今日这会咱们司业亲自主持,依照楚司业一贯作风,这个会不会太长,晚了还会请咱们吃顿饭,怕什么?”

有人过来透露了一个好消息,顿时教师队伍立刻就由愁云惨雾变成了喜笑颜开。

“见过楚司业。”

“大家不必多礼,”楚辞比了个手势让大家坐下,“今天开这个会的目的,是因为最近有许多别家书院的人暗地里打听咱们国子监的教学方式,针对这种情况,我想问问大家的意见。”

楚辞坐在上首,顾监丞坐在他的左边,另有一个负责记录本次会议的夫子坐在楚辞右手边。

国子监的夫子们面面相觑。他们担任国子监的夫子多年,身边自然认识不少夫子,当老友过来请教时,他们难免会透露一些。今日楚司业开这个会,是不是想追责呢?

楚辞看大家都不说话,便让顾监丞先说。

顾监丞站起来说道:“各位,提学道每年举办四次季考,每次季考都是对手林立,稍有不慎,便会被他人超过。上一季外院学子好不容易有点起色,相信这一季一定会比上一次更好一些。当然,这个前提是,我们国子监能拥有独一无二的教学方式以及针对季考的专项训练。所以,我认为,关于他们来打探的这事,咱们最好能闭紧嘴巴,莫要在外透露一星半点的消息,如此,才能让我国子监于京城众多书院之中独占鳌头。”

顾监丞一说完,马上就有人附和了。顾监丞面上不显,心里却很得意。

“顾监丞已经说完了他的想法,还有没有哪位夫子有其他想法的,若是有的话,大可提出来。”楚辞笑着说道。

下面的夫子们互相看看,有人直说没别的想法,有人心里有,却不敢直言。过了好一会,才有一只手举起来。

“陆博士,你说吧。”楚辞将他点起来,这人是算学博士,平日里总是很严肃的样子。

“楚司业,我觉得,此事不该隐瞒他们。”陆博士话音刚落,顾监丞立刻就皱眉了。

“不瞒着,难道就应该让他们不费吹灰之力得去?那下次季考的时候怎么办?别忘了现在内外院已经合并,那些小纨绔也都是要参加排名的!”

“顾监丞稍安勿躁,楚某知道你也是一心为了国子监着想,不过,在别人还没有说完的时候,咱们最好不要打断,听完后再发表意见。”楚辞安抚道,然后又示意陆博士继续说。

“咱们师者,最大的心愿不过就是教书育人,让天下人懂道理明是非。现在国子监有了好的方法,就应该广而告之,咱们育的不应该只是国子监的学子,而是我大魏学子!若他们能在这种方法下成才,我大魏岂不是又能添一栋梁?”陆博士说得十分认真。

“啪啪啪!”几声掌声突兀地响起来,大家转头一看,发现坐在上首的楚辞正一下又一下地拍着巴掌,脸上满是赞赏。

“说得好!陆博士胸怀天下,称一句人师典范也不为过啊!”楚辞对他的评价很高,立刻就引来其他人的疑问。

楚辞表情严肃地说道:“孟子他老人家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今日又多一句,徒吾徒,以及人之徒。我们虽然身为国子监的夫子,但同时也是大魏的官员。我们的责任,就是为了大魏培育良才。但是,仅仅只靠我们这些人的力量,可能支持得起整个大魏?既然不能,何不将这份重大的责任交由全天下的夫子来承担?”

大家被陆博士和楚辞的话弄得有些愣住了,特别是顾监丞,他脸上若有所思,倒不全然是被否定的愤怒。

楚辞也注意到了大家的表情,他继续说道:“现在别人觉得我们的方法好,想过来学习一下,我们就应该大开方便之门,让人家来学习。试想一下,当年孔老夫子窥得学习一道之门径,没有广收门徒,那还能传扬美名,留下三千弟子的佳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