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集体中邪(第2/3页)

四目相对的瞬间,车夫连滚带爬的摔下马车。

“鬼啊!!!”

所有人的视线被这里的动静吸引,人群快速往这边靠拢,可以说,不论到了什么时候,看热闹都是人类的天性,这个天性在这一刻被体现的淋漓尽致。

周玉珑用马车内的被子紧紧地裹住自己的身体,手忙脚乱的伸手去压下车帘,可惜为时已晚,她这幅吓人的样子,早已经被最先赶到的人看到。

一瞬间,整条街上此起彼伏的全是尖叫着“鬼啊”的声音。轻易将周家拼命解释的下人们的声音淹没其中。

受到惊吓的人群是没有理智可言的,尤其周围全部都是和自己一样的人,恐惧就会成倍增加,根本听不进任何人的解释,只相信自己亲眼看到的一切。

消息以人们意想不到的速度迅速传遍了整个京城,大规模人群见鬼事件,属实罕见,至少在五城兵马司首领任职的十几年间,还是第一次听说。

为了维护全城的秩序和安全,五城兵马司迅速集结人手,赶往事发地点,将人群疏散开,控制事态的进一步恶化。

顺便,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用重兵层层把守,将传闻中有鬼的那辆马车给围起来,保证一只苍蝇都飞不出去。

这时候才有被人群冲散开的周家下人,衣冠不整,形容狼狈的挤出来,和五城兵马司的人拼命解释:“大人,真不是闹鬼,那马车里的人是我周家小姐啊!

这是中邪了,之前在万佛寺就发作过一回,不过当时有住持念经镇压邪祟,很快就恢复了!没想到这么快又发作了而已!

这些都是小的们亲眼所见,您可以让人去万佛寺问问住持大师,确有此事,万万做不得假啊!”

话虽如此,但众人亲眼所见,哪能是他一两句话就解释的清的?

五城兵马司的人只让人将马车连带着车里的人一起带到了他们的地盘,以免再次发生动乱,引起恐慌。

与此同时,定国公家二公子院子里,所有下人们脚步匆匆,脸色沉重,一个个低着头不敢大声喘气,生怕喘气声太大引起主人的注视,遭受池鱼之灾。

京城保和堂最好的坐堂大夫来了又走,摇头叹息,看不出具体毛病。

拿着老国公的帖子厚着脸皮去太医院请了三位太医,也是束手无策。

最后惊动了老国公,老国公亲自进宫跟皇帝要了两名御医,本以为能看出些门道,结果御医对此也是一筹莫展,说不出个所以然。

御医不怕国公家的人迁怒,直言道:“脉搏微弱,宛若行将就木的老人,脸色枯败,不似中毒也不似临时遭受什么外力打击。

倒像是短时间被抽去了所有精气神,就老朽平生所见,也不曾见过这样的病人。

不似病,到似是民间传说中的中邪。您老别这样瞪下官,这远古时期的祝由术,沟通天地鬼神,本就是医术的另一种形式。

下官也不跟您来虚的,这情况怕是坚持不了多长时间了,您还是带人去万佛寺走一趟吧,刚好下官听说月山方丈最近在寺里讲经,那位的医术也是出神入化,让人佩服的,您带着去碰碰运气!”

御医这话说的真情实感,确实是为了定国公家的病人着想,到了他这个程度,承认自己学医不精已经是非常坦然的事情,见惯了生死,面对这些已经很平常心了,给出的建议也非常良心。

这个小孙子平时嘴甜孝顺会哄人,和大孙子,也就是世子的年龄相差十五岁,两人虽一母同胞,但小公子是在兄长的怀里长大的,可以说平时得到了全家人的宠爱,看他现在毫无生气,呼吸微弱的躺在床上,全家人都很心痛。

老国公当机立断,让人套马车,去万佛寺。

结果一家人火急火燎的到了万佛寺,竟然发现这里已经聚集了不少人,还都是熟面孔,一个个愁眉不展,像是天塌了似的,最关键的是,身边都被下人抬着一个症状与自家孩子相差无几的病人。

有提前到的,就跟定国公说了:“月山方丈让咱们在这儿等着,说是等人到齐了一起医治,我一开始还不明白这是何意,救人如救火,怎么还能耽搁?现在看到你们也就明白了,说不得还有更多像咱们这样的人呢。”

有人不由得嘀咕:“这真是中了邪了不成?方才从山下涌上来一批香客,都说是在城内街上见到了鬼,特意上山来驱邪拜佛的,怎么这年头见鬼中邪还扎堆不成?”

定国公家的世子却不这么觉得,他看着地上躺着的诸多病人,成安伯家的三公子,钦天监刘大人家的二公子,太子太傅府上客居的表公子,彪骑校尉张将军家的小孙子,兵部员外郎家的二公子,表面看着没什么关系。

但若仔细一想,这些人都有个共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