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我麻了(第2/3页)

说完门外就发出一阵响动,村长直接跳到地里,帮着和尚几人一起挖。

他老人家算是看出来了,这个李秀才不愧是读书人,想法多,他们这些庄稼人种地,哪儿来这么多弯弯绕。

偏李秀才种个地,都能扯出开国皇帝,还搞个什么种植日记,让知州大人刮目相看。

啧,说不得这李秀才得了知州大人的青眼,他们村子也能跟着沾光呢!

别的不说,就是这土豆种子,他们桃花村不得先巴拉点儿到自己碗里?

村长想的十分通透,村里其他人自然也有这种心思,因此看向时砚的眼神更加热切了,像是能把人给烧个洞似的。

过分炙热的眼神,让知州大人带来的几名护卫紧张不已,手紧紧地握在刀把上,手背青筋暴起,生怕这些不理智的村民突然冲上来,伤了知州大人。

倒是当事人双方非常淡定。

整个桃花村种地的好把式都下地后,时砚房前屋后种植的四百多株土豆很快就被挖出来堆在院子里,堆成一个高高的小山,看的人眼热不已。

杨府丞早就让人找来了计量工具,不用别人提醒,就亲自撸起袖子,带着人称重。

时砚在屋檐下和知州大人闲聊,知州越聊,越发现眼前之人的学识广博,是个可塑之才,因此对时砚越发欣赏。

“我观你文采斐然,诗作亦非凡品,为何你的才名在州府一直不显?”知州疑惑道。

要知道,这年头,但凡做出出色文章诗作的秀才举人,大都扬名在外,即使文章有七分,也能被人吹成九分。

而时砚方才出口成章,典故随口就来,才气分明已经有九分,怎的一点儿名声都没有?

时砚脸色有些羞愧,对上知州大人不解的目光,于是咬牙,将前段日子家中发生的事说了。

末了,一脸惭愧道:“发生了那样的事,学生实在不知如何面

对家中母亲弟妹,只能寻求族中长辈帮助。

后来族老们做主,让我与母亲弟妹断了亲,虽如此,学生内心至今仍惶惶不可终日,实在不明白,一夕之间,疼爱学生的父亲去世,怎么家里所有人都变了一副面孔,让学生打心底害怕。

在那种情况下,学生实在无法与他们共处一个院子,静下心来读书,于是一咬牙,在府城附近的桃花村赁了间院子。”

知州看得出时砚眼底的迷茫不解和痛苦,想起了幼年时家中父亲偏爱庶子,他作为嫡子,母亲早亡,外家不显,在家里战战兢兢,在继母手底下讨生活的日子。

顿时产生了惺惺相惜之感。

知州心说:这世上没有最惨,只有更惨,与眼前之人比起来,我还有疼爱自己的外家,在家里衣食无忧,家中有族学先生可以任我请教学问,爷爷奶奶也没少在暗中帮衬于我。

眼前之人有亲生父母,还不如没有呢,当牛做马掏心掏肺许多年,最后落得个孤家寡人下场,实在可怜。

于是两人聊得更加投契了。

正在这时,院子中传来众人激动的喊声:“八十石!整整八十石!”

然后传来杨府丞激动道破音的喊声:“大人!大人!八十石!整整八十石!”

知州猛地站起身,大步往外走,高声询问:“地呢?地呢?”

这话说的没头没尾,杨府丞却第一时间回答了他的问话:“大人,丈量过了,卑职亲自带人去量的,八分地,前后左右,边边角角加起来,不到一亩!”

不等知州继续问,杨府丞就一口气将知州想知道的全说了:“据村长所言,这是今年新开垦的山地和荒摊,地下乱石较多,土地容易板结,地力不肥。

但李秀才家中小弟勤快,经常浇水施肥,勉强算得上是中等田!”

知州大喜:“好!好!快去衙门带几个人过来,将这些土豆都保护起来!”

时砚笑眯眯的出来提醒知州:“大人,眼下虽初步证实了学生所种之物乃是土豆,但还缺了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等待验证。”

知州:“什么?”

时砚躬身行礼:“大人,学生愿意在众人面前,亲自试吃,用以证明此物无毒,可以放心食用!”

知州心里已然有了底,方才聊天的间隙,他将时砚家中的《开国年记》重新翻出来,对比着一字一句的研究了一遍,心下已经有了八成把握。

但对时砚的谨慎十分满意。

拍拍时砚的肩膀:“不用你一个人试吃,本官相信你!这就在村中找几个会做饭的大娘,本官今儿就陪着你一起试吃!”

时砚笑着对知州道:“大人,您忘了,太、祖当年可是一并让人将菜谱都准备好了,可惜后来菜没找到,于是这件事也被众人给遗忘了……”

知州猛地一拍脑门儿:“对,这东西可是有菜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