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第2/3页)

被石大林安慰,赵美云更想哭了。

对赵美云来说,石大林是再好不过的丈夫了,比她前头那个男人,好了不知道多少。

她前头那男人,向来只顾着自己,还爱喝酒,明明家里穷得很,他还要拿了家里的粮食,出去换酒喝。

喝完了,回家还要打她。

她一直生不下儿子,更是被磋磨得厉害,什么活儿都要她干,还不给她吃点好的。

后来改嫁给石大林,她也是害怕的。

石大林他们村在山里,是公认的穷,至少比她前头那男人的村子要穷多了。

她很怕嫁过去,过得比之前还差。

然而并没有。

她嫁给石大林的时候,都四十来岁了,倒是石大林才三十几岁,身强力壮,但石大林并没有嫌弃她。

约莫是因为石大林前面的妻子体弱多病的缘故,石大林一直都是顺手把家里的重活干了的,她跟着石大林,还不用像以前一样拼命。

吃穿这块,确实差点,但石大林从来不打人,家里的事情都让她管,继子继女也好相处,家里还没有长辈和喜欢指手画脚的亲戚……她觉得这日子,再好不过了。

也是因为这样,她才会怕赵冬娟惹石大林生气,怕石大林哪天不要她了。

这大半年,她日子过得越来越好,更是不想这样的日子发生改变,偏偏她小女儿,竟然让公婆抢了石大林的生意。

之前她小女儿闹离婚跑回家的时候,石大林起初是帮她小女儿出头的,让她小女儿把彩礼还回去,跟王家划清界限,重新找个对象。

是她小女儿不乐意,他们没法子,才跟她断联系的。

现在她小女儿都跟王家人和好了,怎么还干出这种事情?

赵美云愧疚地不行。

赵秋娟也道:“冬娟怎么这样……镇上也有跟我一样卖饭团的,但人家不会在我旁边卖啊!她……”

“不说她了,”石大林道,“回去吧。”

石大林带着赵美云和赵秋娟回了家,但把炸串摊子留下了。

“这摊子……”赵美云迟疑。

石大林道:“明天我去摆摊,人家肯定还盯着我,先停几天。”

赵美云呜咽一声:“都是我不好……”

石大林也有点无奈,只能又一次安慰:“跟你没关系。”

对于要开店这件事,石大林也是心里没底的。

主要他现在,也没什么本钱。

到了家,回了屋,石大林就拿出自己的存折来看。

赵美云见他看存折,以为他担心以后没钱花,更难受了。

等这天晚上石大林辗转反侧没睡好……

赵美云第二天,鼓起勇气去找了赵冬娟,让赵冬娟跟她公婆说一下,不要抢生意,要摆摊也换个地方。

然而赵冬娟见自己母亲求上来,只觉得快意,却不乐意答应:“那地方也不是他买下的,他能去做生意,别人怎么就不能去了?”

“冬娟,你这样让我难做。”

“你不是不要我这个女儿了吗?”赵冬娟张嘴就说了一通,左右不过就是赵美云不帮着她这个亲女儿,以后一定倒大霉什么的。

赵美云回到家,没敢把这件事告诉别人,却直接病倒了。

她早年亏空太多,身体一直不太好,虽然这大半年好吃好喝养着,但连着几天担惊受怕,还是受不住。

石振原本想要带着石大林去长溪市那边看看各种货,但赵美云病了,这件事就缓了缓,他先在镇上逛了逛,琢磨着要租房。

再过些年,镇上很多临街的人家,都会把自家出租出去,给人开店。

但这会儿,镇上的店铺还没那么多,很多小卖部,就在某些居民的家里。

小学附近,有很多低矮的,主体木结构的房子,跟石家租住的房子看着差不多,这些房子里都是住人的,开门做生意的非常少。

石振问了一圈,也没人打算把房子出租,倒是……有人想卖房子。

小学门口,是一条不大的水泥路,沿着这路走上一百多米,就有岔路了,那打算出售的房子,就在岔路口。

这是个有些年头的破房子,只有一层,占地大概三十几个平方的样子,特别适合用来开小卖部。

而打算卖这房子的,是一对老夫妻,他们其实是附近农村的人,这房子是亲戚留给他们的,现在他们要在乡下盖房子,钱不够,就想把这个根本不住,也住不了人的房子给卖了。

这房子是真的破,就一扇小门,一个小窗,大概就是因为这样,没人想过它地理位置好,改一改可以开店。

这房子,那对老夫妻打算卖八千。

这简直是稳赚不赔的生意!

这一片,在他记忆里,要不了多久就会拆迁。

就是八千块……

石振花钱一直很节省,但开销也大,比如最近他给方长明盖房子,各种工具就要他自备,那些都是要花钱买的,花了他不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