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第2/4页)

系统腾地亮了一排小红灯:“真的?”

“真的。”俞堂说,“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买一仓库泡泡糖。”

系统瞬间动力十足,气势汹汹地回去翻交易记录。

俞堂给它隔空加了个油,调出后台,点开了系统找出来的那份文档。

……这是一个完全非法的研究所。

它依托在私人科技公司下,靠着背后的势力庇护,暗中进行那些没能通过伦理审查的人体实验。

封青接受的所谓“改造”,就是其中的一项。

通过特殊的生物电刺激实验体脑域,促使精神力发生变异,获得突变的新能力。

封青被送去接受的,是一项惨无人道的人体实验。

……

俞堂把那份文档的内容从头至尾看了一遍。

穿书局下辖无数个平行世界,在许多星际世界里,原本就有精神力的相关设定。

人类可以操控精神力、可以用精神力攻击,或是因为精神力的变异而拥有了异能。

由于精神力的存在,这些世界的维度会比他现在所在的这种世界稍高,能够获得的宇宙资源也更多。

用特殊生物电刺激人体脑域,的确有可能导致精神力变异——但因为这种行为实在太过危险和残忍,早就被伦理审查彻底驳回,在联盟官方是被严厉禁止的研究项目。

即使有势力在暗中庇护,也只有在这种边缘的小行星带,才能建立起这种丧心病狂的实验室。

这个实验室已经存在了几年,大部分实验体都相对成功,有人变得过目不忘,有人拥有了超强的心算能力,甚至有记录出现了能用精神力隔空移物、透视、依靠精神力进行攻击的个体。

封青的精神力没能在实验中出现任何变异。

养父母也因此对他彻底失望,终于在封青十三岁那年,再次遗弃了他,把封青退养回了孤儿院。

封青的年纪太大,已经不能再在孤儿院里吃白饭。

他边上学边到处打工,晚上就在孤儿院里的孩子的接应下偷偷翻回去睡觉。这样撑了几个月,在一天放学时,忽然被人拦在了楼道里。

他认得这个人,对方是比他高一年级的学长,姓钟,叫钟散。

钟散的父母是他养父母的邻居,在他小时候,钟散去他家给他补过课,封青还悄悄送了钟散一个小木头人。

后来钟散一家搬走,两个人就没再见过,没想到中学居然又分到了一个学校。

他被钟散强行拽回了家。

钟散的父母常年出差,家里只有钟散一个。钟散就把客房收拾出来,让封青住在家里,自己弄饭给封青吃。

钟散的性情冷清,话也少,对他却很温柔。

封青的成绩还是不好,钟散也不强迫他学习。

封青喜欢做手工,擅长拼图和积木,对空间架构有超乎寻常的敏锐,钟散就手把手教他怎么用电脑软件建立出三维模型,再用3D打印机打出来。

封青趴在钟散的书桌上,兴致勃勃地摆弄电脑,又悄悄抬起头看。

他看见自己小时候送的那个木头人,一直都放在钟散的桌角。

……接下来的故事,和大部分故事里为人所熟知的发展没有什么不同。

钟散和封青顺理成章地一起上学,一起长大。钟散顺理成章地喜欢上了封青。

然后封青死在了十七岁那年。

死于那次改造的并发症。

……

到这里为止,就是俞堂当初没能通过的那场实习考核的全部内容。

也是被终端机恶意隐匿下的全部内容。

实习期间,员工会被屏蔽所有原始记忆,不记得自己是谁,不记得自己的过往,完全代入角色、经历角色的人生。

俞堂是真的作为封青死过一次。

俞堂接手这本书的时候,就已经被困在了别墅里打游戏。他到现在也不了解,封青是怎么活过来、怎么失去名字变成13号,又是怎么被当做商品交易给了这本书的主角的。

俞堂甚至都不知道这本书的主角叫什么:“有主角的人物小传吗?”

系统刚提交了索赔申请,翻出主角设定,在光屏上打开。

俞堂和系统一起凑在光屏前:“……”

……

这是个来自命运无比恶意的玩笑。

这本书的主角,是成年后的钟散。

钟散的父母都是联盟警署的搜查员,封青死后的第二年,钟散的父母也在一次调查任务中被灭口,只来得及留下了一部分绝密的调查资料。

钟散从这些调查资料里得知了一切。

之所以一直有成功的变异者出现,却没有引起联盟的任何警觉、没有导致任何动荡,是因为这些变异者根本就没有被投放回去。

被放出研究所的,只有像封青这样迟早会死亡的失败品。

实验成功的变异者,都被投入了一款大逃杀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