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溺杀(19)

“我带焦金举回铺子详审,你来旁听么?”谭长老客气地问。

他不再自称“本座”,对谢青鹤的态度也不再持有老前辈爱护小年轻的居高临下。

蒋英洲这皮囊资质极差,谭长老心心念念要收谢青鹤为徒,当然没指望逆天改命把谢青鹤教养成一代高手。他看中的是谢青鹤的聪慧,本意想教谢青鹤走案牍补缺的路线,专门从知宝洞典籍中去寻找许多失落传承的线索。

现在收徒之事是彻底没戏了,谭长老的选择反而更加直接。

——不用费心培养,直接拉拢谢青鹤,给谢青鹤好处,让谢青鹤帮寒江剑派去做这份典籍工作。

拉拢么,先把人拉到身边,才好水滴石穿。

谢青鹤也看得懂谭长老的打算。

身为后辈同门,谭长老要请他去补知宝洞典籍,这事根本拒绝不了。

何况,离魂之事是谢青鹤首先发现。

根据寒江剑派的规矩,谢青鹤是第一经手人,首告者。

哪怕这事升级到由内门长老接手处置,他也必须全程跟进,直到此事尘埃落定。他不必去过问迁西侯府、焦大学士府的世俗纠葛,但是,涉及到离魂做法、法脉上溯等事情,他都要跟进。

谢青鹤点点头,说:“我去。”

谭长老领着谢青鹤往南北杂货铺子走,边走边给他介绍:“那铺子是个幌子,实则是个分坛。这些年魔物逐水而居,到处都是神神鬼鬼的事情,前任祖师……你知道么?”

谢青鹤写秘字时耗费了太多精神,这会儿走路也是蔫蔫儿的,打不起精神:“知道。应千月祖师,他老人家做主将祝祷伏魔术传世,使许多江湖同道都掌握了一两个用以应急伏魔的法印。德昭日月,功兴千秋。”

谭长老越发好奇他的来历:“你与我派究竟有什么渊源?”

谢青鹤也不想被谭长老忽悠到知宝洞里蹲着抄典籍,指了指自己腰间:“佩印之人。”

谭长老顺着他的腰挂想了想,突然震惊了。

这世间用印章、印玺做法宝的修士,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他问谢青鹤跟寒江剑派有什么渊源,谢青鹤突然提及佩印,这就是有特指了——佩什么印?

寒江印!

唯独寒江剑派的掌教,才有资格执掌寒江印。

如果谢青鹤是前辈祖师,怎么会对谭长老自称晚辈?各处恭敬?应千月祖师登真不过四十年,谢青鹤却称呼应千月祖师为“他老人家”,这就说明很多问题了。

“你是……来自后世?”谭长老小心翼翼地问。

谢青鹤解释说:“虽在后世,不是此界。”

同宗同脉,沟通起来非常简单,谢青鹤只说了八个字,谭长老秒懂。

只是修士也难以免俗,谭长老得知谢青鹤来自后世,免不了想要问东问西。

比如未来的世界怎么样了?我们宗派发展得如何?天下是否大同?百姓是否都能吃饱穿暖、安居乐业?是不是未来所有修士都跟你一样可以周游诸天诸世界?云云。

他设想的未来太过美好。

谢青鹤反问道:“谭长老读过宗内史稿么?”

谭长老的兴奋被浇了一瓢冷水,顿时蔫儿了下去。

如果此世相较于一千年前不能更好,那也就不能对一千年后有什么颠覆性的改变。

谭长老这个时代的修士已经不能与冼花雨祖师时代相比,后世的修士更是一代比一代式微。

上官时宜与谢青鹤都是数百年难得一见的不世之材,他俩前后主导的寒江剑派不能作为参考。

若是将谭长老的时代往后,上官时宜拜入寒江剑派之前,这中间一段时间单独拿出来审视,就是一个不断退化、不断衰弱的过程。

“至少你拜入宗门的时候,知宝洞里的典籍比我们这时候多些?”谭长老问了最关心的话题。

谢青鹤想了想,说:“只少不多。典籍总是在流失。一门绝学倘若三代没有传人,后世就弄不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了。知宝洞许多秘本都是我在补缺,当然,有时候我会回到古早时候,也能从前几代祖师跟前得到一些指点。”

谭长老听明白了。敢情后世不是典籍多,而是有了谢青鹤这个可以到处跑的掌教真人,开启作弊模式,从典籍还没丢的时代找到失传的本子带回去抄录。

他听得连连感慨:“佩服,佩服。”

失传的秘本真诀抄录起来没那么简单,若是不能理解,秘字见过就忘。

谢青鹤此来用的是蒋英洲的皮囊,回去显然也带不走此世的任何东西,他想要把失传的秘本带回去,唯一的途径就是自学自修,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回到现世才能完美抄录。

这就等于要把所有失传的典籍都学遍,才能顺利带回。

外行人听着或许觉得不过与此,谭长老这样的宿老才知道此事何等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