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史上最狂新人(第2/3页)

“……”

夏油杰脑袋里面冒出了一幅“乱步趴在富婆腿上,让富婆帮忙掏耳朵”的画面,总觉得乱步要是真的落到那种下场,他自己也不觉得有什么难以启齿的。

五条悟说道:“话说,我们讨论那么远的未来做什么?你看看,那家伙现在还被悬赏了,能活多久还是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担心他?”

“……”

还不是你五条悟先说起来的。

夏油杰瞥了五条悟一眼。

两个人的闲谈被坐在正中间的编辑给打断了。

坐在正中间的编辑便是日本第一出版公司——拥有百分之四十左右的市场份额的吉荣社,纯文小说,轻小说,大众读物,漫画等总销量经常是在年度第一名,火遍日本乃至全球的作品也是他们出版社的数量最多。

也就是说,在霸权“吉荣社”下,其他出版社都是在争第二名。

现在这位吉荣社的中年编辑听着乱步的要求,心中冷笑连连。

区区一个小作者,如此大放厥词,真是不知天高地厚。若不是工藤优作力荐,恐怕他们也不会抽出时间来陪这个不知道高中有没有毕业的学生。

吉荣社中年编辑觉得这乱步现在敢提出这种要求,未来铁定还能够提出更刁难人的要求。这吉荣社又不是缺少灵气逼人的作家,哪怕没有江户川乱步这种“质”,他们也有“量”。

乱步的那种要求是断然不会被接受的。

于是吉荣社编辑干脆地对工藤优作说道:“实不相瞒,这样的签约条件闻所未闻,我不是看在工藤大作家的面子上,我也不会专门过来。”

这个时候,吉荣社编辑只是担心拒绝了乱步,会影响了未来和工藤优作的合作约稿。所以,他的口气也不会过分的尖刻。

“我这次过来,主要是我认为,工藤老师慧眼识珠,这江户川小作者确实有灵气。给您的面子,所以我专门从东京都内赶过来。但要按照标准来说,江户川小作者的作品是并不符合我们社的作品要求。我原本还希望着能不能让小作家写一篇符合我们社主流作品的作品。现在工藤先生您也看到了,小作家心比天高,是不愿意听人要求的。

我这里就代表“吉荣社”拒了这位有潜力的小作家,希望江户川小作家坚持创作,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和锦绣前程。”

工藤优作知道吉荣社主流作品,尤其是推理小说这块版块,更偏向于变格,社会派和新本格推理小说。纯正统推理小说或者冷硬派推理都是比较小众的。乱步如果只喜欢写纯正统的本格推理,那一定无法让吉荣社看重,更不可能给他那两个权利。

此外,吉荣社的编辑全程都只和自己说话,明明正主就坐在他面前。要是心思敏感一点的,肯定能感觉到这个编辑对乱步本人的轻视。

就算这人答应收了,工藤优作也会帮乱步拒了。编辑和新人作家不合的话,作家本人的优秀才能也可能会被编辑雪藏起来。吉荣社虽然是第一出版社,但是良禽择木而栖,不是越高越好。

吉荣社编辑被工藤优作送走了之后,除了青学馆的编辑,其他人也尽自己努力试着和江户川乱步沟通了几句。但是,乱步坚持这两个条件不更改。

在友客鑫市,他说不喜欢哪本书,哪本书就立刻下架。而编辑们也都巴不得付乱步钱,让他能够抽出时间过审一遍他们手上的书。

一般来说,乱步说有趣的书在市场上都是可以挤入年度畅销书籍,说不好看的书,不管作者多有名,一般都是真的卖不动。

在友客鑫市,这种‘读者只看作品,不太关注作者’的环境,尤其考验作者的写作能力和对热点的敏锐度,而乱步堪称其中的航空母舰,不仅战斗力超强,而且找热点的能力堪比雷达,一个比一个准,甚至还能够找到想法和脑洞超前的作品,告诉他们五年内创作风向会是什么。

见人一个又一个走了,乱步也不急,四平八稳地坐在沙发上吃蛋糕充饥。现在,只剩下青学馆的编辑森下雨森还没有走。这个青年编辑在乱步开始提条件的时候,就低着头不停地用手机发邮件。

在其他编辑看来,青学馆虽然是名列日本五大出版社之一,但是其实书籍在市场份额并不大,大部分都被吉荣社和言文社,以及以轻小说为主的富川出版社瓜分了。只是因为这个出版社在日本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过去一段时间里面,教科书也是他们负责编制的,所以“青学馆”在外界一直都很有名气。但业内的人都知道这青学馆只不过是“明日黄花”罢了。

在年度业内交流大会上,青学馆的编辑们也是在角落的。所以,编辑们都自然认为,有他们在场,森下雨森自知自己没希望,只好走神玩手机。而工藤优作之所以会邀请青学馆的编辑森下雨森,主要是因为以前和他接触过。这个编辑在年轻一辈的编辑里面是佼佼者,想法很新锐,不会轻易顺着主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