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第3/3页)

罗必禹听完崔慕礼的汇报后,闭上眼,一时间竟无话可说。

“蠢货。”罗必禹音调微颤,骂道:“当真是蠢货,竟想出如此法子。”

骂完以后却又是久久无声,周遭俱是落寂。

“崔家小子。”罗必禹调整好心绪,问:“依你之见,该如何处理本案?”

崔慕礼拱手,“邹将军犯下滔天罪行,是情有可原,却难辞其咎。但纵观此案,曲子铭身为罪魁祸首,同样不该因死而逃脱律法制裁。”

罗必禹道:“继续。”

“依下官之见,红河谷灾银案虽近了结,曲子铭残害良家一案却初见端倪。我等不如两案分查,先按邹将军所言,向圣上禀明部分真相,待寻回那一百万两灾银后,下官暗里搜齐曲子铭的罪行,再到御前状告曲子铭……”

重点是先了结红河谷灾银案。

罗必禹颔首,“此法可行。”

翌日,他直接将邹远道的认罪书呈给承宣帝。

承宣帝既震惊邹远道的胆大妄为,亦懊悔自己的识人不清,那时他若拒绝邹远道的请命,惨案便不会发生。

回顾邹远道平生,骁勇善战,杀敌无数,最后竟为财而亡——

承宣帝感到五味杂陈。

至此,红河谷灾银案“水落石出”:原是宁德将军邹远道财迷心窍,指使陇西郡守姚天罡,勾结匪首张天虎,上演了一出监守自盗、暗度陈仓之计。人前雄姿英发的宁德将军,背地里竟然是个利令智昏的宵小狂徒!

得知邹远道已自裁谢罪,百姓们骂声震天,更有读书人联名上书,恳请将邹远道的尸体挂于城门口,受烈日灼烤,风雨侵蚀,方解心头之恨!

比起愤怒,承宣帝更挂心那一百万两灾银的下落,据崔慕礼所言,邹远道死前说灾银被埋在雍州黑水河畔。承宣帝立即派锦衣卫前往当地搜银,此外,还需将邹远道之妻儿捉拿归案。

但事总与愿违,数日后,承宣帝得到消息,黑水河畔并无灾银下落,邹远道说了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