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死而复生!(第5/13页)

杨瓒的脸色还十分蜡黄,却从屋舍中跑了出来,不只是杨瓒,小豆丁一样的杨广也在,扶着杨瓒慢慢的走进来。

杨兼看到杨瓒,立刻站起身来,大跨步走过去,扶住他说:“怎么起身了?”

杨瓒摇摇头,说:“弟亲已经无有大碍。愿追随将军,请将军一定要带上卑将!”

众人立刻露出不赞同的眼神,杨瓒这些日子被困在姚襄城,身子太过虚弱了,怎么可能上阵杀敌?

杨瓒似乎怕他同意,立刻拉住杨兼的手,说:“大兄……”

他说了这么一句,嗓音发紧,尾音微微有些打颤,再也说不下去。

杨兼眯了眯眼目,说:“好,为兄可以带上你,但是你要保证,对你二兄保证,好生将养身子,绝对不能大意,可知道了?”

杨瓒听到这里,嗓子更是发紧,干涩的颤声说:“弟弟……知道了。”

众人一致同意,在姚襄城整顿之后,立刻回到定阳,用定阳的府署作为转折点,开进宜阳,与宇文会的军队两面夹击。

如此一来,不必召回宇文会等人,杨兼便让尉迟佑耆快马加鞭,先行前往宜阳送信,让宇文会等人戍守宜阳,在他们到来之前拖住和士开的三万大军,不要正面迎敌,迂回策略便可。

事不宜迟,尉迟佑耆快速出发,快马加鞭的带着书信奔赴宜阳,其他人则是整顿大军,在姚襄城留下了一部分戍守,剩下杨兼的三万大军,还有杨整保护下来的两万多军队汇合,浩浩荡荡的往定阳开去。

齐将唐邕被生擒,还被扣押在定阳,众人很快回到了定阳,第一件事情,自然是提审唐邕。

杨兼需要从唐邕的口中,知道更多关于北齐的事情,尤其唐邕给和士开“打过下手”,应该比较了解和士开的军队情况,如果能审问出一些来,对他们进军宜阳,打下雒阳,都大有利处。

杨兼坐在定阳府署大堂,士兵们押解着唐邕很快而来,因着唐邕天生神力,力大无穷,所以士兵们根本不敢懈怠,将他五花大绑,还上了枷锁。

唐邕被押解上来,看到杨兼,眼神中没有一丝波澜,完全不像一个阶下囚,身边的士兵押着他的肩膀,让他下跪,踢他的膝盖,唐邕却誓死不跪。

杨兼并不在乎这些虚的,只是说:“兼也不想和唐将军兜圈子,有话便开门见山了。和士开带着三万兵马放弃定阳,驰援宜阳,唐将军在定阳这些时日,多少了解一些和士开的兵马罢?”

唐邕是个聪明人,立时笑了出来,说:“你想让我出卖大齐的军机?”

杨兼摇摇头,冷笑地说:“兼想让你出卖的,是放弃将军,放弃定阳城,不顾士兵死活的和士开。”

唐邕听到这里,脸色陡然变了,杨兼这一刀刀全都扎在心口上,和士开带着三万兵马离开定阳,定阳毫无意外的被攻陷,士兵们根本抵挡不住,如果不是杨兼的军队手下留情,整个定阳很可能被屠城,百姓也在所难免。

和士开这种做法实在太冷血,对于和士开来说,定阳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城池,可有可无,有了是锦上添花,丢了也无伤大雅,而宜阳则是兵家要地,生活在定阳和宜阳的百姓,不过是附属品而已。

不,也不完全算是附属品,例如和士开的大军撤离定阳的时候,便匆忙的把定阳抢掠一空,他似乎觉得定阳落在杨兼的手上也是浪费,干脆先下手抢掠。

定阳的百姓本就生活在战乱之中苦不堪言,还被突然抢掠,无论是富贾还是百姓,无人幸免,在这种情况,越是有钱,反而越是罪过。

唐邕想到这里,闭了闭眼目,没有说话。

就在此时,宇文宪突然从外面走进来,说:“将军。”

“何事?”杨兼询问。

宇文宪拱手说:“定阳之中难民过多,卑将想要请示将军,是否开仓放粮,接济百姓。”

之前在姚襄城,他们已经有开仓放粮的经验,如今到了定阳,百姓更是困苦,宇文宪在外面走了一圈,放眼一片狼藉,因此才前来请示。

杨兼都没有思量,说:“日前让齐国公清点辎重,可有结果?粮草可还有富裕?”

宇文宪说:“有富裕。”

杨兼点点头,说:“既有富裕,下令放粮。”

“是!”宇文宪应声,快转身离开。

唐邕震惊的看向杨兼,眯了眯眼目,说:“你当真愿意拿出军粮来接济百姓?这些……这些可都是齐人的百姓,你当真给他们吃……周人的粮食?”

定阳乃是北齐的地界,他们虽然打下了定阳,但定阳之中的百姓肯定都是北齐的百姓。

杨兼听罢了,却一脸平静的说:“唐将军每餐用膳之前,都会管这些粟米粮食,是从哪里种出来,是哪个农人种出来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