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曹操虽然让曹丕、曹彰跟随在军中, 但并不是要他这两个十几岁的儿子真去冲锋陷阵,只是将他们带在身边,要他们熟悉行伍之事, 以更好得适应这个兵荒马乱的时代。

因此曹操已领兵渡河前往仓亭津,准备与袁绍的又一场大战;而曹丕与曹彰仍留在黄河南岸的官渡大营中。

若是曹丕与曹彰想见皇帝, 除非求于长兄曹昂面前,否则是很难的。

但皇帝刘协既然想起了他们俩人, 要见他们却很容易, 只是一句话的事儿。

曹丕与曹彰迎着晨光,来到大帐外, 恭敬等候时,曹丕最后一次检查两人的衣裳穿戴, 不愿有任何御前失仪的可能。

大帐帘幕一动,走出来的却是他们的长兄曹昂。

曹丕与曹彰都低声唤道:“大哥。”

曹丕好奇而谨慎得打量着这位传说中的长兄,在他能记事的时候, 这位长兄已经离开家中, 入宫侍奉于陛下身边了。他只偶尔从父亲口中,能听到关于长兄的只言片语,只知道长兄是极厉害的人物, 允文允武,既能上马征战,亦能下马理政;又似乎有些小道消息, 说长兄是天子第一信臣。

此刻面对这位地位极高的“陌生”长兄,曹丕只觉比面对父亲还要紧张忐忑。

曹彰却不比曹丕心思细腻, 径直问道:“大哥,陛下作甚要见我等?”

曹昂看着这两位异母的弟弟,温和道:“没有什么大事儿, 陛下只是想见一见你们。等会儿进去了,不要乱说话。陛下问什么,你们便如实答来即可。”顿了顿,又道:“陛下政务繁多,你们答话时,尽量简明。”他伸手,似乎是想要拍一拍两人的肩膀,但又觉得生疏,最后手摆动了一下,滑落下去,只示意两人跟在自己身后。

大帐内,刘协正给远在长安的尚书令杨彪写回信,见曹昂领着人进来,笑着解释道:“忽然想起一桩小事,便添在信尾,赶在今日一同送出。”他一面说着,一面已是停了笔,望向曹昂身旁的两位小少年,观三人容貌,确有几分相似之处,笑道:“的确是亲兄弟了。”

其实曹丕与曹彰,虽然说一个十四,一个十二,都是虚岁;实际来说,曹丕尚且未满十三,而曹彰刚满十岁。

此时看来,曹丕已然抽条,而曹彰还虎头虎脑的。

“朕听说你骑射功夫不错?”刘协问曹丕。

曹丕激动的脸色潮红,道:“回陛下,臣能于马上左右连射。”

以他现在的年纪,能做到这一点,的确是有过一番苦练的。

“好。”刘协笑道:“等会儿下去,叫你哥哥领着你,从朕的骏马中挑一匹好的,再从朕的武库中挑一只强弓。”

曹丕惊喜不已,又觉荣耀,只是不敢一口应了,先偷眼去看长兄,只见他长兄含笑立在一旁,便放下心来,朗声道:“谢陛下恩典!”

刘协又转向曹彰,笑道:“朕听说你膂力惊人。”

曹彰早已有些焦急,闻言忙道:“我与二哥用一样的弓。”他比曹丕少了两岁,在十几岁的年龄段,差两岁就会差很多力气,但他还能拉开曹丕用的弓,可见的确臂力过人。只是如此一说,未免有些不给他二哥面子。好在他尚且年幼,这一嗓子犹有童音,因此帐内几人都笑了。

刘协笑道:“朕知道了。那等会儿你二哥挑骏马强弓之时,你也一起去,都选一样的,如何?”

曹彰笑道:“多谢陛下。”

刘协又问道:“你们如今还年少,将来想做什么?”

曹丕想了一想,道:“臣愿追随长兄,为陛下出力。”

刘协看一眼曹昂,含笑道:“要做你长兄这样的人物,可要勤学苦练,课业武艺,什么都不能落下。”他说到这里,又想起丁夫人来,曹昂能出落得如此人才,当年丁夫人抚育栽培一定是耗费了巨大心血的。

刘协又转向曹彰,笑问道:“你呢?也要读书习武吗?”

曹彰一听“读书”便皱起眉头来,忙道:“我不要读书。”话一出口,觉出不妥来,闷闷道:“我一看书就头疼。”

刘协大笑,对曹昂道:“这不是你的弟弟,竟是子柏(淳于阳字)的弟弟。”又问道,“那你不读书,以后是要做什么?”

曹彰便挺胸道:“我要做大将军,披坚执锐,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赏罚分明!”他显然不是当下才有的志向,这一堆四个字的成语早在他肚子里转了不知多久了。

众人又都大笑起来,连原本有些忐忑的曹丕也笑了。

刘协勉励了他们几句,又叫人上果盘给两人吃,见曹丕尤爱蒲桃,便从自己案几上拎了两串添给他。

一时曹丕与曹彰出得帐来,曹丕舒了口气,对弟弟轻声道:“没想到陛下这样平易近人。”他想到方才帐中与皇帝的几句对谈,又想起悄悄看到的皇帝模样,原来长兄跟随在皇帝身边,每日过得是这样的生活。方才在帐中被问起时,他说要追随长兄,原不过是临时动念,此时却仿佛真有了奋斗的方向。若过得几年,他真能够侍奉于陛下左右,那当真是……再好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