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刘协回到官渡大营时, 正遇上张郃、高览领着三万袁军来投降,而留守大营的马超与曹军面对两个时辰前还曾交战的敌人,不知道该不该相信张郃等人的诚意。

马超斜眼观察着张郃、高览二人, 躬身对刘协低声道:“陛下,小心这些人诈降。末将以为, 信不得。”

毕竟袁军人多势众,就算火烧乌巢得手, 断了袁绍在黄河南岸的粮道, 但也不至于立时就有大将领兵叛逃了。

张郃与高览有些紧张得盯着这位刚刚出现的黑袍年轻人。

他们吃了败仗,回到袁绍军中, 又听说了谋士郭图等人谗言暗害之事,一来生怕袁绍偏听偏信, 将他们治罪,毕竟刚直的谋士田丰已经被下狱了;二来对袁绍屡屡出昏招的状况也感到灰心,索性便领兵来投奔了曹军。

然而官渡大营中, 方才还与他们交战的几位将军显然信不过他俩, 认为这是诈降的可能性更高一些。

张郃与高览时刻关注着他们的讨论结果,如果对方真的不肯相信,他们也不能坐以待毙, 领着这三万兵马,寻一处三不管的地界,总也能成就一番事业。就在曹营中几位将军争论不休之时, 这位黑袍年轻人与另一位青年人走入帐中来,帐中的氛围立时就变了。那几位将军都望着新走进来的两人, 仿佛这二人是比曹操还要厉害的人物。而这两人中,又以那位黑袍年轻人为尊,因另一人始终错后半步立在他身后, 而那黑袍年轻人显然也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相处。

刹那间张郃就明白过来,他与高览的命运如何,就看眼前这位黑袍年轻人了。

“你是张郃?”黑袍年轻人向他看来,目光如炬,“近前来。”

张郃趋步上前,又重复方才的话,“我乃袁绍军中中郎将,今领兵三万来投。”顿了顿,又道:“若将军信不及,只需让出一条路来,许我们离开便是。”

“你们来投奔的事情,袁绍现下知道了吗?”

“三万大军一动,袁绍定然知晓。只是他是否知道我们来投奔了曹军,那就不一定了。”张郃如实道,“就算他现下不知道,最多一个时辰,也就都知道了。”

“那还等什么?”黑袍年轻人立即便道:“马超,领兵跟着张郃将军,反攻袁绍在阳武的大营。”

马超大声应了。

张郃反倒微微一愣,到:“将军不怀疑我等?”

黑袍年轻人道:“这有什么好怀疑的?”他顿了顿,笑道:“袁绍手下的人,若是不叛逃,才是奇怪的事儿。”

张郃笑道:“将军好胆识!”

马超在旁嘟囔道:“什么将军?这是陛下。”

张郃愣住,“陛下?”

刘协微微一笑,道:“朕的身份在这帐中不是秘密。这一仗过后,朕在此间的消息,也就瞒不住了。”

直到离开营帐,前往反攻袁军的路上,张郃都还没有回过神来。

虽然在两军开战之前,朝廷表明了曹操的身份,皇帝下诏说曹操一直是汉室忠臣,身在袁营心在汉,但张郃没有想到曹操与皇帝之间的联系会如此紧密。以至于竟然在如此危险的前线曹军大营里,看到了本该在千里之外长安城皇宫中稳坐的君王。他既觉得惊奇,但是想到传闻中曹操的长子是天子第一信臣,又觉得理当如此。想到曹操的长子,张郃便又想到同僚淳于琼,据说淳于琼的儿子也跟在皇帝身边,可惜淳于琼不像曹操,是一心追随了袁绍,如今乌巢兵败,恐怕要落得个没下场。

“你倒是挑了个好时候来投诚。”马超追上来,与他一同快马奔赴阳武。

张郃从茫无边际的思绪中回过神来,他在两个时辰前与这位高鼻深目的羌族将领交过手,晓得对方武力惊人,看方才帐中情形,这位至少是在皇帝跟前能说得上话的人,他既然已经投奔了朝廷,那以后就要与马超等人成为同僚,不再是敌对阵营兵戈相见了,因笑道:“方才帐中多谢将军,否则我冲撞了陛下,还不自知。”

马超冷哼一声,道:“你最好是真心投诚。我就跟在你身边,若有不对,一刀先砍了你!”

张郃笑道:“将军刀快,我可不敢以身相试。”他心中暗暗称奇,也不知那皇帝用了怎样手段,竟将这样一位羌族将军收拾的服服帖帖,又驱使得这两万羌人为精兵。要知道用异族兵为先锋,是很危险的;一个用不好,闹起兵|变来,或是溃散,或是倒戈,都是生死攸关之事。所以若用异族兵为先锋,后面非以数倍的大军跟着不可,若是回头或逃散都只有死路一条,他们才会不得不前。但以他掌握的信息来看,马超所领的兵马与曹营中留下的兵马,几乎是一样多的。官渡这一场大战,若他与高览没有领兵投降,绝对会是一场硬仗,而冲在最前面的羌人精兵是会被大量消耗的。但是两个时辰前交手之时,他却被这支队伍的骁勇忠诚震撼了,输的实在不算意外。窥一而知全身,张郃认为,皇帝能一统帝国西部绝非偶尔,而现下,帝国的东部正在被皇帝收入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