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第2/2页)

叶安点头,接着跟乐丹道:“你看,就像这样,你在汴梁,只需要跟元宝一样,过普通人的日子。等过两天稳定下来了,我再给你们找个认字的师父,大宋这边对异族相对来说比较好,你甚至可以找个书院念书。”自从与乐丹闲谈,知道他实际年龄只有十一岁后,叶安就彻底放弃了找他当保镖的想法,再怎么样他还是有些现代人的坚持,找小学生保护自己未免太过羞耻。

见乐丹还没怎么反应过来,叶安知道此事也急不得,于是挥挥手,让他去跟元宝出门买早餐。元宝性格单纯,希望能稍微影响下乐丹这孩子。

等到用过饭,叶安穿上外衣,带着乐丹出门。

“郎君可是要去国子监?”元宝问道。

叶安摇摇头,国子监是要去,但眼下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办。只见他负手而立,傲然道:“你家郎君我,要在汴梁买房了。”

虽说有些刻意装比的成分在,但不得不说,能在十几岁凭一己之力在首都买房,叶安无疑已经算是北宋的人生赢家了。

要知道此时的房价,尤其是汴梁的,可谓高到离谱。老实讲,虽说开封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但占地面积其实不是很大,最起码比起唐代的长安还是要差上一些,所以整体上十分拥挤。想要在开封买个普通的房子,有人算过一笔账,一个小吏要不吃不喝一百五十年。如果是豪宅,那么则要八百多年……当官的都这样,更别说是平民百姓了。

强烈的住房需求刺激了房产交易,叶安原本以为,如自己这般不差钱的矮富帅,买个房子不过是分分钟的小事。结果没想到竟然那么费事。

宋朝在双方签订合同之前,有一道手续,叫做“遍问亲邻”。大概意思就是一栋房子,即便房产证上注明业主只有一个,其他任何人不得共有,业主也没有对那套房子的处分权。

在卖方之前,要拿个账本,把父母兄弟甚至邻居的名字都列在上面,然后让这些挨个签字。倘若有一个拒签,这房就别打算卖了。如此复杂的手续使得在买卖过程中存在大量的变卦和扯皮,有好几次叶安明明跟对方谈的好好的,结果中途又崩了,乐丹还好悬跟人打起来。

搞到最后叶安心力交瘁,坐在路边不由苦笑。这年头,手里有钱都花不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