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今夜动手(第3/13页)

淮夷首领听罢了,连连抚掌说:“果然果然,宋公子深不可测,我就纳闷了,你老子死的时候,为何要将宋国的国君之位传给那个自负傲慢的小白脸,反而不舍得将国君之位传给宋公子?是了,怕是那小白脸才是你老子的亲生儿子罢!”

公子冯表情淡淡的,听到淮夷首领调侃自己的父亲,一点子也没有生气的模样,说:“是啊,冯也很想知道,为何君父偏心如斯,不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冯马上便要登上宋公的宝座了。”

淮夷首领举起酒杯,说:“那我先提前敬宋公了!”

公子冯却说:“大王不忙敬酒。”

淮夷首领奇怪说:“为何?”

公子冯说:“因为这一场战役,大王还没有赢得彻底。”

淮夷首领奇怪的说:“哦?宋公子还有什么妙计?”

公子冯的唇角轻轻一挑,露出一个狰狞的笑容,说:“大王难道没听见么?周人的天子要撤兵了……周人的天子已经被吓坏,准备撤并逃走,这可是一个最佳的乘胜追击时机。大王试想想看,如果周人的天子退兵成功,那天子只是丧失了一些脸面和粮草罢了,他依旧是周人的天子,不是么?”

淮夷首领眯了眯眼睛,说:“宋公子的意思是……?”

公子冯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淡淡的说:“大王或许听说过,楚人之所以可以和周人分庭抗礼,是因着楚国淹死过一位周天子。”

在春秋时期,周天子是王,分封了很多诸侯,各地的诸侯都在周天子的管辖范围之内。诸侯们群雄并起,很多诸侯的实力强大到已经超越了天子,不受管教,但是他们明面上都很注重礼仪,到了战国之时,这些诸侯才开始“顺应天意”,纷纷称王。

春秋时期最大的霸主齐桓公虽然称霸一方,威严比过郑伯寤生,但是他没有称王,而是称霸,并且一生履行着“尊王攘夷”的理念,可见在这个春秋年代,想要打破礼仪和传统是绝不可能的事情,但凡有一个人敢在明面上不尊重天子,便会成为其他诸侯合力声讨的突破口,没人会做这个傻子。

但楚国不同,楚国和周天子分庭抗礼,自称为王,周天子不是没有派兵镇压过,但是都失败了。

楚国与周天子最著名的事件,必然是周昭王时期,周昭王亲征伐楚,最后“团灭”,本人更是死于汉水的事情。

这件事情可谓是轰动一时,也给后来的周天子们留下了警戒之心,不会那么轻易的和楚国过不去。

公子冯晃着酒杯,幽幽的说:“楚国之所以可以称王,是因为汉水淹死过一位周天子,大王想要稳坐王座,也需要效仿一二,如今这个淹死周天子的机会,便在您的眼前了。”

淮夷首领听闻,眯起眼目,一股子狠劲儿突然福浮现在脸上,公子冯说进了他的心坎儿里。

公子冯又说:“如今的周人天子没有粮草支援,已经断了后备,只要大王肯派出兵力,全力追击围剿周人天子,那么别说是称王了,宋国、薛国、徐国这大片的土地,便尽归大王所有!”

要知道宋国的地盘子在诸侯里不算小,薛国和徐国的地盘子虽然有点小,但是如果三个国家合在一起,再加上淮夷的一片地带,便足以占据东面,和中原、楚国形成三足鼎立的割据。甚么东方大国齐国、鲁国,还不都要看他们的脸色?

这一块大肉,实在太肥了,也太香了。

淮夷首领沙哑而笑,说:“好,乘胜追击!我便亲自率领大军,围剿周人天子,让姬林这个毛头小子……有来无回!”

天子已经同意撤兵,因为少了辎重粮饷这些后备,所以撤兵其实也简单,直接带兵离开便可以了。

天子撤兵离开,孔父嘉和华督不能撤兵,天子不救宋国就不救了,如果孔父嘉和华督还不救,那宋国便要彻底完蛋。

天子的队伍准备连夜撤退,大军离开薛国,兵马团团的围着天子轺车,为了方便撤军,天子没有坐辎车,而是一袭轺车,被虎贲军护送着,连夜快速离开薛国宫殿,撤出薛国都城,没入混沌的郊野之中。

秋日的夜风咧咧,天子的黑色衣袍被夜风撕扯着,不停作响,随着咕噜噜的车辙声,大队人马一刻不停的向前扑赶,因为速度太快,队形微微有些混乱,但是谁也没有停下来,谁也没有整顿队形。

就在这死寂一般的夜色中,突听“杀——!!!”“包围周人天子!”“杀!!”的声音此起彼伏,一片片火光从四面八方包围而来,剧烈的震颤和纳罕的声音快速围拢逼近。

洛师的虎贲军立刻大惊:“是淮夷人?!”

“是淮夷的兵马!?他们包围上来了!”

“我们被包围了,保护天子!快护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