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今夜之事”(第3/13页)

獳羊肩十分担心,说:“郑国夫人为何要扣留太傅?”

石厚眯着眼目说:“还能因着什么?八成是因着公孙滑的事儿。”

獳羊肩心中一跳,一改平日里镇定的模样,面色焦急的说:“不行,我要去见郑公。”

武姜是郑伯寤生的母亲,这件事情必然需要郑伯寤生出马才行,不然这大黑天的,谁去了武姜的寝殿,都会被赶出来。

石厚也没有废话,立刻说:“一起去。”

两个人不由分说,立刻从屋舍出来,快速往郑伯寤生歇息的路寝宫而去。

郑国的路寝宫虽没有洛师的宫殿奢华,然器具摆设也是一应俱全,透露着一股庄重的威仪。

太室之内火光夭曳,郑伯寤生才从城门下来,东门之围已经解除了,但是郑伯寤生并不能放下心思,他令人去查看了一番,确定四国的军队的确已经撤离,这才往路寝宫而来。

郑伯寤生揉着酸疼的额角进入太室,便听到“君上”的轻唤声,转头一看,原是祭仲。

祭仲侍立在太室的角落,似乎一直在等待郑伯寤生,见到郑伯之后,立刻恭敬的作礼,说:“仲拜见君上。”

郑伯寤生看到祭仲,叹了口气,说:“不是叫你去包扎伤口,好生歇息么?如今已然过了子时,你却在孤的寝室呢?”

祭仲跪下来请罪,说:“请君上恕罪,仲担心东门之围,倘或不能安心,又怎么可能养伤?”

郑伯寤生揉着额角坐下来,又叹了口气,说:“这满朝卿大夫,孤只拿你一个人没辙,过来坐。”他说着,对祭仲展了一下手。

祭仲谢过之后坐下来,郑伯寤生将城门之上的事情和祭仲大体说了一遍,唇角夹杂着一丝笑意,说:“孤当真是没想到,太傅只靠着一双嘴皮子,竟然退掉了四国兵马……祁律此人,若是不能为孤所用,以后必是祸患。”

祭仲也陷入了沉思,说:“君上,四国虽已退兵,但还未离开我郑国地界,不得不防。”

郑伯寤生颔首说:“是了,孤亦如此思忖,方才归来之前,已经召见了大司马安排兵防,这点子事儿你便不要操心了。”

他说着,突然伸手过去,越过案几。

郑伯寤生和祭仲隔着案几对坐着,郑伯突然欠身越过案几,祭仲下意识的躲了一下,不过很快便没有再动。郑伯寤生一手撑着案几,一手轻轻抬起他的下巴,侧头去看他脖颈上的掐痕。

随即冷笑一声,眼睛一眯,拢过一丝杀意,说:“这个郑滑……”

祭仲脖子上的掐痕很重,青紫的痕迹伴随着指甲的血印,触目惊心。其实当时公孙滑掐住祭仲脖子的时候,郑伯寤生是可以动弹的,他并没有真的中毒,只不过为了逼真,郑伯寤生没有出手,硬生生忍了下来。

郑伯寤生看着祭仲脖颈上的掐痕,说:“伤口可都上药了?”

祭仲点头说:“回君上,已然上过药了。”

郑伯又说:“背上的伤痕也上药了?”

祭仲复又点头,说:“回君上,亦上过药了。”

郑伯寤生却说:“过来,孤看看你背上的伤口。”

祭仲有一些迟疑,不过还是微微起身,膝行绕过案几跪下来,背对着郑伯寤生,随即抬起手来解开自己的外袍,然后将黑色的官袍并着里衣从肩膀滑下。

背上的伤口已经清理包扎,裹着素色的伤布,只不过此时伤布有些透红,在昏暗的火光下,显得异常刺目扎眼。

祭仲的背上,除了伤布裹着的伤口之外,还有很多大大小小的伤疤,早已经结痂了,留下一条条不可磨灭的伤痕。

郑伯寤生看着那些伤痕,突然抬起手来,用指尖轻轻的蹭着其中最深的一条伤痕。祭仲吃了一惊,他因着背对着郑伯寤生,所以不知郑伯在做甚么,诧异的转头看过去。

郑伯寤生目光深沉,沙哑着声音说:“这条伤疤……孤记得,当时共叔段作乱,你随孤在鄢邑,孤一意孤行,差点中了共叔段的诡计,你为了护孤,生生挨了一剑,掉下马背,当时便昏死过去了,吓坏了孤……”

祭仲听他提起几年前的往事,不由也有些唏嘘。旁人都羡慕祭仲位高权重,但又有谁知道,能从一个小小的封人,高升成为一国之宰,那是要付出多少的努力?

他身上的这些伤疤,哪一个不是为了郑伯,为了郑国而留下来的?

郑伯寤生说着,慢慢将他的衣衫拢好,说:“伤口还在流血,这些日子切记好生将养。”

“是,君上。”祭仲拢起衣衫来,低头整理腰带,便听到郑伯寤生突然说:“祭卿……还准备辞官么?”

经过上次梅山一役,祭仲本是要辞官的,但是如今祭牙回来了,而且也恢复了正常,说实在的,祭仲辞官的心思也开始动摇了,或许是好了伤疤忘了疼,也或许是郑伯寤生给他的红枣太多了,即使知道千不该万不该,倘或这次不辞官,下次恐怕再无全身而退的机会,但祭仲还是“明知故犯”的动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