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亲友的来信和包裹(第3/4页)

曹月英更是哭的稀里哗啦,说:“我不该总给街坊看看面缸底。”

李振华安慰她妈妈:“现在粮食不好买,街坊们能体谅你的。”

李惜文看看她空间里其实只差拼装的电扇,和李大海说:“爸爸,等经济情况好转一些,咱们再和金主任联系,我们无偿出技术,让他张罗街道建一个电扇厂吧。”

“你的图纸和数据没有留在学校吗?”李振华问。

“搞研发第一重要的就是要保护自己的利益。这是我自己的兴趣研究,冯教授还是个只知道搞教学的老好人,我怎么可能把我的东西留给学校任人宰割。所有的东西包括加工好的零件我都收起来了。”李惜文转转眼珠,“我有留错误的图纸和漏洞百出的实验记录,要是有人想偷我的东西,他会哭死的。”

“那咱们弄的这个小型打井机怎么办?我还想拿来当毕业设计的论文呢。”李振华发愁了。

“没有电扇还有扇子可以用,对生活影响不大。打井机就不要藏着掖着了,抓紧时间搞,尽快搞。设计出来你俩各给自己的教授寄一份回去当论文,给国家和你邢伯伯再各寄一份出去,我们请国家、请平京农业局给你们解决缺少的那个什么泵什么机,支援你们做研究。”李大海摸摸李惜文的脑袋,“电扇厂的事,学校里不会跟街坊抢吧?”

“学校办电扇厂一样要找厂房找工人,再说电机才是真正重要的技术,学校不可能不答应的。万一换了校领导不答应,我就不把我改进的电机交上去,他要不懂行是他的损失。”李惜文眨眨眼,“我后面还有洗衣机、烘干机、电视机、电冰箱、空调一堆一堆的家用电器等着被我研发设计出来。从今往后四十年,全华国甚至全地球的家电行业标准说不定都是我说了算!”

“想的真美!”李振华用力摇李惜文,“小妹,你醒醒!”

“好吧,我醒了,它们不跟我姓,跟大哥你姓,行了吧!”李惜文快活的被大哥摇来摇去,“大哥,我觉得你跟村长支书聊天那个有劲头,你是有能力当领导的,你就不要跟我抢着去混技术员的圈行不行?”

李振华现在已经看得懂中国的营销书籍了,他笑着打击得瑟的妹妹:“怎么,你不想当企业家、当老板吗?”

“想老老实实干点事情,遇到的阻碍很大,需要去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利益关系。我在那方面没有特长,自己经营企业事倍功半没有必要呀。我把技术和财务抓在自己手里,找个信得过的人当职业经理人就可以了。”李惜文眨眨眼,她上辈子的深刻教训就是只抓财务没抓技术才吃了大亏。这辈子要搞事业她还有黄金和小理想换钱,技术也可以学习积累,那个坑她的王八蛋要是再落到她手里,她一定会变成周扒皮逼他天天997。

天气越来越冷,李大海每天都在荒滩上往前探索一点,既是为了砍柴火,也是为了探路。

眼看就进腊月了,各生产队开始算工分,口粮虽然没有的分也一样要算清楚。队长支书们跑公社要救济粮,公社书记跑县里要救济粮。李惜文以为会有别的公社来找她去看地下水,结果并没有,她就把主要精力放在教授爸爸妈妈汉语和翻空间的资料琢磨打井机上面了。

中午李振华从村子里回来,拿回家三封信和一张包裹单。

李惜文心里猜可能是宁东写信来了,特别想马上就拿过来看看,但是这种时候她格外要矜持一下,坐在那儿就是不肯动。李振华的情绪也不高,这三封信分别是李大山家、李大江家和李惜珍寄来的,包裹单上是陌生的名字杨全良。

李大海先拆李大山的信,信里以夏桂花的口吻把李大海骂了一顿,宣布和李大海划清界限以后再不来往。李大江的信很简单,只有短短几行,除了和李大海划清界限,还有希望李大海好好改造什么的套话,落款是杨全良代笔。

李大海把李大山这封信断绝关系的信郑重收好,看着李大江的信笑,“二哥滑头滑脑的,这个杨全良估计是惜玉的对象,一样滑头滑脑。回头给惜玉寄一床红被面吧。”

李惜文直接把红被面拿出来了,“爸,拆李惜珍的信!”

李惜珍在信里深切安慰了叔叔和婶婶,说自己在平京结婚了,还怀孕了,但是丈夫工资不高。希望婶婶能把图书馆的工作暂时借给她,等婶婶回京她就归还。还说她丈夫家里有一点关系,只要叔叔愿意检举揭发吴世会,她丈夫就能为叔叔和李振华活动,让他们尽早回京。

李惜珍这是趁火打劫图谋图书馆的工作来了?李大海和曹月英都无语了。

李惜文知道的比父母和大哥都多,她把这封信看了两遍,说:“李惜珍的对象朱忠勇已经结婚了,老婆是宁东的表妹。报纸上最近搬到福山住的那位朱领导就是朱忠勇的亲爸爸。李惜珍被宁东的表妹搞得工作都没有了,还怀孕了,听说躲在那个对象的房子里准备把孩子生下来。她就算从老家知道我们家的通信地址,她也不可能知道大师伯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