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6 章(第3/3页)

陶挽之没说是也没说不是,就紧紧跟着她。

“殿下怎么想到来爬山了?”

“活动活动筋骨,人老了,身子容易锈。”说话的工夫,卫慈又爬了好几个台阶上去。

陶挽之半步不离,等两人登上西峰的观景台时,陶挽之后脖子出了一层细细的汗水。

卫慈瞧见了,便用手绢帮她抹去。

夕阳之下,卫慈单手捧着她的脸庞,吻她,品味着她的温柔小意。

换作以往,卫慈这番热吻早也让陶挽之身子发软,恨不得吻再绵长一些,不想结束。

但今日她却主动分开了。

“殿下,您要是再不启程,若留下遗憾,定会后悔的。”

卫慈就像没听懂她的话:“后悔什么?”

陶挽之深吸一口气,说出了那个让她计较了多年的名字:“后悔没有去见长孙胤。我知道殿下心里一直有个疑惑未解,那是殿下的心尖刺。这根刺一直扎在殿下心上,让殿下迄今无法释怀。若长孙胤这次真的挺不过去,而殿下未能一解心愁,一定会抱憾终身的。”

卫慈目光凝滞了几息,就要开口时,陶挽之握住她的手,阻止她说那些自欺欺人。

“我知道殿下心气儿高,曾经伤害过殿下的人,殿下自行再找去的话恐怕会有些难堪。可是……一辈子的心结与一时的难堪相比,重要吗?殿下难道不想让长孙胤亲口回答——要是殿下不是皇储,不姓卫,她也孑然一身,你们以天底下最最平凡的身份相遇,是否能给予殿下更多的情感——您不想知道答案吗?”

卫慈手中微微一颤,收了回来。

“去吧,殿下。”漫天的夕阳都映在陶挽之的眼眸里,她言之殷殷,情之切切,“人死灯灭,再也不会开口。这或许是最后一面了。”

.

两日之后,陶挽之到承平府找卫慈时,她的寝屋空无一人。

问她去了何处,承平府的家臣也不知晓,只说她就带了两位婢女和一队侍卫,昨夜就没见到人了。

陶挽之心里说不上难过,也并不开心,但切切实实的如释重负。

为卫慈,也为她自己。

※※※※※※※※※※※※※※※※※※※※

①曹丕《善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