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第2/3页)

“但是我们人民,还是那么贫穷!”

会议室里的沉默气氛,出现了如同会议开场时的低沉骚动。

冈萨所说的事情,对他们这些土生土长的菲律宾人来说,并不陌生。

美国的慷慨援助,带着高昂的利息与附加要求。

涌入菲律宾的资本主义,本质从未产生任何变化,反而加重了菲律宾光鲜亮丽背后掩盖的疮痍。

冈萨在众人的沉默里,凝视着桑托斯。

他说:“桑托斯先生,我尊敬您为国家付出的一切。但是,我们为什么不再试一次呢?”

“我们的人民有权知道——中国,值得信任。”

律风度过了最为愉快的半个月。

跨海大桥成功验收后,他待在立安港,白天陪师兄逛逛即将完工的商业街,夜晚作为超级VIP,登上还没正式开放的博物馆顶层。

在远处航拍的灯塔光亮,走到了灯塔之上,视野更加开阔。

引航灯火照出前方浓雾,海面的大桥,好像陆地延展出去的轨道。

律风依靠在博物馆顶层栏杆,微眯着眼睛惬意道:“我有些迫不及待想登上立安港的旅游大巴,一路穿海去宝岛了。”

殷以乔笑道:“怎么回事?我带爷爷来看灯塔的时候,他也这么说。”

真正的爷孙没能心有灵犀,倒是师徒俩说出了一模一样的话。

律风和殷以乔乘着船,沿着游轮开辟的“跨海大桥南海游”路线,一路观赏着南海隧道,前往宝岛。

殷知礼见到他们第一句话,就是问:“乘船看的南海隧道怎么样?是不是比坐飞机见到的清楚多了?”

律风一听,就知道老师已经对比过了。

“当然。”他笑着走上去扶着老人,“飞机云雾层层又隔得远,怎么会有乘船沿途看桥来得清楚。”

他们一路聊着海上看桥、空中看桥的不同体验,慢慢乘车前往富云县沿海。

名为《舰归航》的大型商业楼栋,站在海岸边,守卫着完工的南海隧道。

阳光下熠熠生辉的深蓝色窗户,折射出温柔光亮。

光线在白天看起来,好像一艘艘舰艇并肩激荡出了一层层白色浪花。

宝岛一直以外强中干的印象闻名于大陆。

有了这座强军舰艇的商业大楼驻守,好像忽然获得了中国人该有的骨气,连大楼附近的破败楼房,都带上了即将大变模样的气势。

立安港灯塔是温柔,宝岛舰归航是威慑。

特别是最近的新闻,播出了菲律宾战火平息,开始了停战谈判。

身在安稳国度的人,才能更深的感受到和平的不易。

殷知礼站在《舰归航》面前,满意打量着入口处高挑的风帆。

“早些年菲律宾受到美国把持,还有力气跟我们争南海,现在……”

他欣慰地仰望自己的作品,“还是得有军舰保障,我们才能掌握话语权。”

作为心胸广博的建筑师,殷知礼不会在菲律宾刚刚结束战争,急需重建的时候,去嘲笑他们曾经的不自量力。

国家之间没有什么友谊,不过是为了各自利益,各取所需。

但是他作为中国人,想起过去与现在,对国家的决策和武力值感到骄傲。

并且对邻国处境感到遗憾。

他道:“我听建筑师协会的朋友说,这次菲律宾要邀请美国来协助重建?”

“嗯。”律风也见过类似的新闻,身边还有易兴邦这样渴望重返菲律宾的内幕人士,自然知道得更清楚。

“好像是菲律宾政府横向对比了各国提供的竞标方案,最终选择了美国建筑公司承接重建项目。”

在公平竞争之下,这样的抉择无可厚非。

即使易兴邦冷着脸讽刺菲律宾政客鼠目寸光,一定是不懂中国方案的精妙,律风也完全没有因为国家错失菲律宾重建项目感到生气。

不是自己国家的事情,律风的情绪都会弱许多。

中国援菲队伍依然可以回去继续工程,并且得到菲律宾政府的补偿承诺。

易兴邦也可以重返菲律宾,继续中菲国际通道上两座大桥的建设。

那么,他懒得去关心,中国建筑旁边的居民楼、政府厅究竟是哪国制造,更没空感慨,菲律宾人会因为美国的援建发生什么变化。

悠闲的律风,享受完假期,回到了久违的今澄市。

国院朝九晚五的准时上下班,使他这样习惯了高强度工作的人觉得无比轻松。

返岗第一天,律风带着愉快的心情,跟吴赢启做了汇报,顺便筹谋起下一个工作项目。

负责国内各大桥梁设计的国院,总有赶不完的工程。

然而,吴赢启对律风如春风般温暖,还能拿出好几个项目方案,让他慢慢挑。

毕竟,南海隧道跨海大桥项目持续时间太久,国院其他项目的设计进度,都步入了中期或者进入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