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第3/4页)

随口一声问话,竟然得到了认真的答案。

二十九座国院参与设计的桥?!

桥梁分院的人已经来不及质疑律风话语的真假了。

国院参与建设了多少桥梁,他们这些在座的员工,不一定能够数得清楚。

但是他们自己参与研究、设计过的桥梁项目,恐怕都没有二十九座那么多。

他们盯着幕布上的桥梁模型,毫不怀疑律风所谓的“研究”,就是像研究曲水湾大桥一样,充满了想将独特专利广泛运用起来的斗志。

“是不是他研究过的桥,设计特性都能用在其他桥上面了?”

“这要是能行,省了我们多少改设计的功夫,能养多少头发啊。”

“我突然想看他设计个我们解决不了的乌雀山大桥、金枝湾大桥出来看看了。”

“因地制宜,因材建桥,搞不好他真的能设计出来。”

窃窃私语变成了大面积的讨论。

会议室变得吵杂又喧闹。

忽然,冯汉林打开座位前的话筒咳嗽两声,压住了身后一切吵闹。

“律风,你只列出了四座桥,还有一座呢?”

冯主任这话一出,其他人眼前一亮,紧紧盯着屏幕,等待着最后一座桥梁登场。

毕竟,越江桥重点说,悬索桥、斜拉桥、连续梁桥合并说。

那么最后的一个作品,一定格外不同于前四座桥梁。

律风感受到会议室四面汇聚的视线,理解他们的期待。

可惜,没有什么第五座桥。

他对待设计有着严格的标准,无论是设计图、创作理念、3D渲染、概念视频,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心血。

用来面试的东西,更不可能敷衍了事。

他说:“我只参与过越江桥项目,另外三座桥也仅仅是存在于构想中的概念,所以对我来说,为了凑数再制作一座桥梁的概念模型毫无意义。”

话音刚落,冯汉林诧异的转头看向身边。

果然,他身边的桥梁分院院长吴赢启,露出了显然不认可的神色。

吴赢启让律风完善作品集,就是想看看律风的设计能力和过往成绩。

越江桥令他满意,后续三座参考国院著名桥梁设计的模型,也做得不错。

整场解说,吴院不动声色的安静坐着,并没有提出任何的疑问。

此时,他终于出声问道:“那么,你没有按照我的要求完善作品集?”

他一发话,全场屏息。

如果律风回答“是”,那么在场全体人员毫不怀疑冷漠无情的吴院长,会因为他这么一个小小的特立独行,将律风拒之门外。

国家设计院从建国之初便承担起国家大大小小的建筑设计任务。

服从命令,是一切的基础,更是他们入职多年的心得。

有意见可以提,有脾气可以发,但是该做的工作、该完成的指标,无论多不合理,都必须保质保量的完成。

律风感受到了会议室里忽然凝重的气氛。

他回答得也格外坦诚。

“我确实按照要求完善了作品集,但是因为时间问题,我准备的不是桥。”

他随手点击鼠标,放置在PPT最后的一栋建筑物出现在屏幕上。

宽敞明亮的建筑,坐落在一片莹莹草丛之中,阳光倾泻而下,如同温柔流水一般照亮了它温柔的曲线。

“这是我准备的第五个作品,也是我学生时代最满意的设计。”

律风的语调,在重新见到这栋建筑时,变得极其温柔。

他说:“这是一栋公共图书馆,我设计它的时候,是希望它能够给读者带来一个温暖安宁的精神家园。”

吴赢启沉默的凝视着幕布上的图书馆,耳边尽是律风介绍设计理念的声音。

即使声线只有些微不同,他也能够听得出来,律风在介绍这栋阳光照耀的图书馆时,宁静柔和的情绪。

他坐在会议室第一排,从越江桥听到连续梁桥,坚定不移地认为律风是一位优秀的桥梁设计师。

直到这栋图书馆出现,用柔和的光影讲述出了另一个事实——

比起桥梁,律风更擅长建筑设计。

这座图书馆拥有独特的屋檐,柔和的曲线顺着琉璃色调的砖瓦,映照出浅淡温暖的阴影。

宛如一片飘落的树叶,轻轻落在草丛之中,遮盖出一片安静祥和的小天地。

吴赢启敏锐的职业神经,能够清晰辨别出律风设计的每一座桥梁的优点和缺陷。

但是,他面对这座图书馆,只觉得疲惫的精神找到了休憩之所,头脑空白得只想夸一个“好”。

身后员工的低声议论,清楚的传进他的耳畔。

“这图书馆设计得也太好了吧,如果有这么一座楼在我面前,我肯定会进去看看。”

“我也会进去。而且我觉得吧,这图书馆比越江桥还要漂亮。”

“咱们天天看桥,都是一条线,几个弯,单调嘛。建筑物渲染图当然比桥梁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