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决战(4)(第2/3页)

那盒子里的居然是信。

厚厚的一沓信,纸笺都显得陈旧了,从狂放的字迹落款上看,是从六年前元兴元年二月到辛襄死前元兴四年三月末,都是写给辛鸾的,有些纸张上只一两句话,有些则是长长的笔墨,最底层那些纸笺上多是宫变后的记录,辛远声写自己被禁足,榆树死了一般,春日都不生榆荚,他刺了他父亲一枪,每每惊醒在梦中,每每夜不能寐,公良柳大人为何会掣肘齐二,南阳关键时刻齐二为何会突然离开,当年辛鸾在逃亡时若有似无的疑惑,忽然间全部有了明晰的答案,他一度以为他死了,一连好几页纸被眼泪打透,分解不开,模糊的墨迹里反反复复只有一句话:阿鸾,哥哥为你报仇……

后来他入渝都,他成婚,洞房花烛夜,他写:君尝拟娶北君二姝,如今仑灵已去,只剩西旻,诚如神京寂寥,再无春来。东南兵衅,他说他虽败却喜,渝都瘟疫,他写了千遍:诸神保佑,阿鸾平安。南境陷落,他长长一封信笺,最后一段说原来年少心愿,是披坚执锐为你扫荡河山,无奈这命运捉弄,使我这第一场大胜便是对你大打出手,他写他无法入睡,西旻走后只能大量吸食阿芙蓉,元兴三年东猎为一牡鹿所伤,危惙之际不暇及他,于殿中急唤纹卿收榆荚儿三两、醉虾一坛、附珠玉五枚,封题于其上,送达西南极地,便请代贻陈留王……

可是他没有寄出去,连带这厚厚的一摞纸,他什么都没有寄。

远声,辛襄这辈子就像是他的字,远方的声音,一辈子未听见回响。

辛鸾眼眶滚烫,捂着嘴,手指不住地颤抖,邹吾欺身抱住他,几乎是专横地勒紧他,“阿鸾……别看了,别看了……”

设若天衍十五年最后一日没有宫变,设若辛鸾此生都没见过邹吾,天衍朝金尊玉贵的小太子的携手白头之人很可能便是这写信之人,可命运在那年的冬夜急停急转,篡动了多少人原本的轨迹。

西旻在这个时候将这信匣送还给辛鸾是高明的,辛鸾若与北地永结盟好,他对辛远声的这份懊悔愧疚,将永远补偿给她的孩子。邹吾的呼吸扑在辛鸾侧脸,他张开嘴,不住地吻咬他的后颈耳垂,轻声问:“你打算拿阿隆那孩子怎么办?”

辛鸾任他用力地搂抱着,垂下眼睛,“未来之事不可说,先好好培养罢。”

西境式微,北地后劲十足,若将来这孩子的才能品性都堪当大任,辛鸾当然会极力争取阿隆。

邹吾收紧手臂,细碎地吻住他的耳根:“……好。”

父亲、小卓、申豪、辛襄、红窃脂、丹口孔雀……深夜他们仰头看月,聊起故人,才发觉多年风雨,竟恍如一梦,而那些人音容笑貌犹在,只轻轻地想起,还是觉得心痛,仿佛黄泉亲友故人在人世间留下了一根长长的线,他们在那边牵着那一端,他们在这边牵着这一端,轻轻牵动,便如怨如诉。

“裴句曾请求我将姐姐的尸身移到申豪墓旁。”辛鸾轻轻道。

邹吾看着他白玉般沉静的脸:“你怎么回复他的?”

辛鸾:“我说算了罢,中行沂的尸身尚且未与姐姐合葬,姐姐挪过去,白骢的尸身放在哪?就让她清清白白地葬在桃花林罢,她若泉下有知,大概也不想再和谁有什么干戈了。”

邹吾没说什么,只轻轻地,回一声叹息。

天衍二十一年,三秋时节,辛鸾正式朝东境发起总攻。

三路大军同时进发,西旻率七万骑兵沿北路过径山,通武关,辛鸾率主力部队四十万经常瑞山、漳水河、南阴墟,胡十三、何方归则率领南境军十万走水路,过白港,包抄神京大后方。

辛鸾多年积蓄一泻而东,十月十七日,东境南阴墟失守,十月二十二日,东境房县、巴东、丹阳失守、十一月初,东境垚关失守,十一月十日日,南阳失守……

形势日非,东境眼见反攻无望,主力决战战场宣告失败,军队锐减到二十万人,然而此消彼长、一生一克,无数人开始向辛鸾输诚,大量军队开始不战而走,不战而降,上将先逃,然后按照官职高低依次逃跑,史征老将军于丹阳遭遇敌军正面袭击,黯然撤回神京外围,他说军部命令他在第二线布防,可是他一连四十天,没有找到第一线在哪里。前线的将官们放弃了土地,“晚投不如早投,晚降不如早降”深入人心,后面的无数人便只能面对无法收拾的残局,整片东境大地,目之所见,尽是溃败。

当时在神京的司空复闻听战报,想起少时学过的成语“势如破竹”,自嘲此前一直难以体会其中意味,如今才知,砍竹只须劈开一节,其余竹节刀锋不必亲至,便已然迎刃而解。

天衍十九年四月,辛鸾自西南起事,费时三年夺下天衍半幅江山,攻克中境城池一百五十余,天衍二十一年十月,辛鸾于中境发兵,最终仅仅以四个月时间,占东境城池一百五十座,当真是势如破竹,所向披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