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无垢(12)(第3/3页)

花崇正在看手机,是柳至秦发来的一个链接。

倒不是他故意忽略海梓,是链接的内容吸引了他的注意。

今天川明市的网媒和纸媒都报道了教师失踪案的进展,关心此事的市民都知道十九中和建山职高的两名教师确认遇害。许多人在社交媒体上表达哀悼,并谴责凶手,还有年轻人自发到两所学校的院墙外送花。

由于警方没有向媒体披露细节,媒体能够传达给公众的信息非常少,而此事又是川明市半年来最受专注的案件,所有媒体都想做大报道体量,既然得不到案件细节,那便只能挖掘两名被害人生前的事迹,打一波情感牌。

媒体挖掘到的事迹和特别行动队到达之前,川明专案组查到的类似——王雨霞和张旭作为教师无可挑剔,会教书,也会做人,堪称完美教师。

报道发出后,评论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感动落泪,一种是愤怒声讨,要求警方一定要抓住凶手,法院必须判死刑。

而在今天下午,十九中贴吧爆出王雨霞偷看男学生洗澡、未经允许强行进入男学生卧室的事。

发帖者正是花崇接触过的学生,张艾一。

在爆料帖子里,张艾一写道:这些事我和我的男朋友本来不想说出来,但无良媒体今天的报道让我们非常不适。王雨霞是什么人,最有资格评判的难道不是我们这些学生?她对住在她家的男学生做了什么你们知道吗?你们什么都不知道就说她是教师的楷模?那被她伤害过的学生又算什么?我不认同什么“人死为大”,更不认为王雨霞被杀死了,她对我男朋友做过的事就能一笔勾销。老师老师,她连未成年男生都不放过,她不配当老师,不配被尊敬!

这个帖子飞快被转载到微博,以及川明市的几个重要公众号上。

这样的反转对媒体来说是“喜闻乐见”的,因为它们最需要的正是话题,只有话题才能带来流量,一致的讴歌并不能让热度持续下去。

几乎是转瞬,就有网媒采访到张艾一,面对镜头,她并不怯场,将当初对花崇说的话对媒体又说了一遍。

短短几个小时,网上的风向就已经调转。

“偷看男学生洗澡?这种人也配当老师?”

“歧视艺术生?这也太过分了,本艺术生有被冒犯到。”

“媒体真他妈贱,这种老师也拿出来歌颂,故意骗人眼泪,恶心!”

“怎么现在才爆出来?这个姓王的是什么背景?居然被连续评为最受学生欢迎的班主任,CNM十九中的水很深啊!”

“妹妹和弟弟都很勇敢,感谢你们说出来。”

“王雨霞的污点恐怕不止这两件吧?你们听说过蟑螂理论吗?当你在家里发现一只蟑螂的时候……”

“肯定还有其他污点啦,这只是冰山一角。”

“那建山职高的老师呢?也是道德败坏的老师吗?”

“谁知道呢?我上午还为他们流了眼泪,现在觉得这泪流得可真不值当!”

“有没有可能,凶手是知道这些老师干的好事,才把他们杀了?”

“凶手是老师霸凌的受害者吗?”

“凶手是为民除害吗?”

“女学生被男老师骚扰,男老师该死。那男学生被女老师骚扰,女老师就不该死吗?”

海梓跟花崇要来链接,看完后气愤道:“这就过分了啊,道德污点是道德污点,命案是命案,怎么能将这两者混为一谈?现在居然还有人觉得凶手杀得好,哪门子好?张旭也被牵连,可他真是对学生尽心尽责的好老师啊。”

花崇快步回到特别行动队办公室,见柳至秦正坐在笔记本前。

“这个帖子不管对于哪一方来说,都很突然。”柳至秦道:“王雨霞因为目前还没有证据,将来也不会有证据的污点,从一个被缅怀尊敬的老师,变成过街老鼠。舆论现在已经反转,你说凶手看到帖子,现在是什么想法?”

花崇单手撑在桌上,“他也许会觉得,他杀错了人。不过现在最重要的不是凶手在想什么,是网友在议论什么。”

柳至秦点头,“我明白你的意思。张艾一的帖子直接给舆论点了一把火,网友们的倾述欲无形间会给我们提供大量重要信息。放心吧,我已经在盯着了。即便没有张艾一的这把火,通过排查,也能够找到符合犯罪侧写的人。”

不出二人所料,帖子一石激起千层浪,网络上有人扒王雨霞,有人讲自己知道的恶毒教师,许多名字出现在评论里,他们每一个都被警方记录了下来,作为排查对象。

忽然,花崇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花林茂。

原来他的认知里,对教书兢兢业业的父亲,也会是别人眼中该死的恶毒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