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第2/3页)

中年男子正了正头上的发带,又整了整袖口,才谨慎地来到了龙床边上。

周围的侍卫们紧盯着他不放,王先生也屏气凝神。中年男子拱手道:“小人要看一看圣上的双眼。”

薛远站在一旁,满脸的胡子拉碴,他死死盯着这个人,眼睛不眨一下,沙哑道:“看吧。”

中年男子只以为他是个高官,不敢拖延,伸手就朝着圣上眼皮上摸去。他的两指之间夹了枚银光闪现的细针,这细针直对准头上的死穴位置,一旦插入,大恒皇帝必死无疑。

他们的大业将成了!

*

殿外,百官对峙,剑拔弩张。

太尉王立青王大人抚了抚花白的胡子,冷哼一声,“赵大人,我说国不可一日无君。圣上如今昏迷不醒,自应该有人代其为之监国,使万民心中安稳,这难道是错的吗?!”

枢密使赵大人面无神情,冷硬道:“敢问王大人心中所想监国之人为谁?”

百官静默,唯独竖起耳朵里,不敢放过一句。

王太尉年龄已大,又高居二品,他本不应该出这个头。但前些日子有人找上了他,同他说了一番似是而非的话,王太尉那时毫不留情地将人驱赶出了府,等人走后,心中却不断回想此人说的话。

王太尉不再年轻了,他既怕死,又怕晚节不保。当年圣上反腐,他正是因为自己的这“两怕”,才慌张地将半辈子所贪污的钱财东贴西补地还了回去。

圣上放了他一马,他心中庆幸。但被提醒后才知,他庆幸的早了。

以当今皇帝这个脾性,他真的会放过他们这些大蛀虫吗?

王太尉想了许多,甚至想到了先前二女婿被查贪污一事。他的二女婿正是前任的太府卿,被降职之后前来同他哭诉,那时王太尉还痛斥了他一顿,现在想想,王太尉只觉得浑身寒意升起,觉得这是圣上要对付他的苗头了。

“那些鸡蛋和其他宫中所需物品,我不过是沿着之前的账本一一记过,怎么圣上就非要查我呢?”二女婿辩解的说辞一遍遍在脑中回响,“岳父,圣上就因为一个鸡蛋就来查我啊!”

是啊,为什么非要查他的女婿呢?这不就是要来对付他了吗?

王太尉浑身一抖,一夜过去,他就咬咬牙答应上了王先生的船,要保命,要保住这一辈子的好名声,那就必须要把顾敛拉下去!

在群臣面前,王太傅直言不讳,“圣上未有子嗣,但却有一亲兄弟,正是先帝的长子和亲王。如今圣上重病不起,和亲王不代为监国,谁又能来监国呢?”

不少人暗暗颔首赞同,王大人说得没错,国不可一日无君,如今在这风头浪尖,和亲王监国是最好的选择。

若说要由圣上的心腹大臣们监国,没有圣上的命令,他们言不正名不顺,百官不服。但若是先帝的长子,如今圣上唯一的血脉和亲王,那他们就没有什么异议了。

和亲王同样是威名在外,强过许许多多仗着祖上荫庇的宗亲子孙,他本身便具备可以监国的实力。

有人率先站出:“王大人说得有理,下官也觉得如此人心惶惶之刻,由和亲王监国最是能安抚官民之心。”

此话一出,陆陆续续又站出来了几个人赞同此举。

枢密使和参知政事站在另一旁,与他们隐隐呈分裂之势。

若是因为国事,那和亲王监国自然是个明智之举,毕竟和亲王不是那等糊涂得不辨是非的人。但枢密使等几位大臣,如何能不知道王立青此时的险恶用心?

他分明是想要趁此机会架空圣上罢了!

几位老臣的脸色凝着,王太尉看着他们,忽而笑了起来,暗藏得意,“不知几位大人可还要说什么?”

“和亲王此时被圣上禁在和亲王府之中,”政事堂的参知政事上前一步,不卑不亢,“没有圣上命令,和亲王爷不能出府。”

“哦?”

对面一个臣子冷笑两声,指了指寝宫殿门,“那敢问参知政事大人,刚刚进入殿门的可是和亲王?”

参知政事面不改色:“二者不可混为一谈。”

太尉一职因为圣上重用枢密院和政事堂而不得不退于二线,王太尉手中的实权多已分到了枢密院之中,此时新仇旧恨一同冲上脑中,王太尉指着参知政事与枢密使便厉声道:“我看你们是心有不轨之意!百姓与我等都焦虑不已,尔等却只看到手中一己之利!你们分明是不愿和亲王监国,怕失了手中之权,赵大人,我说的是与不是?”

枢密使胸膛剧烈起伏,指着王太尉的手指颤抖:“你休要满嘴胡言!”

“我是不是胡言,你们自己心中知晓,”王太尉冷眼相看,“你若是不同意和亲王代为监国,那就拿出个缘由来!”

百官不由朝着枢密使等人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