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第3/3页)

大齐有这样一位明君治理,何愁将来过不上好日子?

百姓们心头恍然,看向那些姚家人的目光更加不耻,而投向贵妃娘娘的目光,却充满敬畏和尊重,甚至有人高声喊道:“娘娘品性高洁,出淤泥而不染,真乃贤妃!”

人们本来就容易受身旁人的影响,这一声又一声的呼喊下,站在中间的姚燕燕仿佛被镀上了一层光环,竟显得愈发耀眼起来。

姚燕燕说那番话,本来就是为了和姚家人撇清关系并把锅弹回去,顺便帮陛下扬一扬美名,若是这些话流传出去,将来有越来越多的贤才主动跑到她和陛下的碗里来,那就更好了。要不咋说多跟聪明人在一起有好处呢?这些日子她跟着陛下和封元混的久了,觉得自己好像比以前聪明了好多呢,要换做以前,她可不懂得用这么迂回的法子,现在看来,效果非凡!

但是她预料到结果,却没想到百姓会这么激动,看着他们望着自己时热切仰望的目光,姚燕燕心中有股说不出的感觉,上辈子的时候,她和陛下整日里醉生梦死,在宫中横行霸道,那个时候的她,是怎么也想不到会有万民拥护的一天的。

就算她再怎么虚荣,也从来没有幻想过有一天自己会受到这么多赞美和崇敬的目光,这种感觉,是前所未有的。

姚燕燕此时心中的感觉非常复杂,似激动、似感慨、似酸涩……又有其他复杂到她难以形容的感觉,只觉得胸中热流涌动,眼睛微微颤动,有些想要流泪,有些想要大笑,却都做不出来。

于是她几乎本能地,朝着那些百姓鞠躬一下,便坐上宫里派出来接她的仪仗,起驾回宫。

她没想到,在她那一鞠躬后,百姓们看着她的目光更加热切了,在这个等级森严的时代,谁曾敢想,有一天,竟有一位身份高的贵人,像他们行礼致谢呢?

如果说百姓们方才的激动多少有被旁人带动的因素,那么现在,他们则是真心地跟在那仪仗后头,默默地护送贵妃娘娘回到宫中。

至于那些姚家人,现在又有谁去记得?

而在贵妃仪仗离开的同时,街边一家茶楼上,有两人将方才的那一幕尽收眼底。

这两人一个生得俊逸温和,一个生得英武健硕,二人是世交好友,都是吴国人。他们自恃本事,起先是怀着满腔抱负想要效忠吴国君主的,奈何吴国皇帝昏庸,一气之下舍弃国籍出来闯荡,原本他们是属意陈国皇帝的,奈何陈国实在太远,索性先来齐国,本只是想来京城探探,将来去投效陈国皇帝时也能多些说法,但是在看到方才那一幕后,他们便改变了主意。

连一个后宫妃子都能如此深明大义,这大齐皇帝,想来应是位明君,他们何必舍近求远,去投效陈国皇帝呢?

两人商议一番,便决定留在大齐京城,找机会面见齐国皇帝。

姚燕燕和陛下此时还不知道,没等陛下这“爱才”的名声彻底宣扬出去,已经有咸菜,哦不,贤才主动跑到他们碗里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