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克定厥家(第2/2页)

住持伸出手示意她坐下,“梦境即为心境,心之所念,梦由然而生,心结不解,梦则长存。”

“在下梦到了火光从自己家中烧出,没有人因此悲伤,反而有人窃喜,欲施救不得,便又只得提起了万不得已的屠刀。”

住持将念珠合起,“阿弥陀佛,凡是有因果,万物有轮回,施主家中,从来没有安宁过吧?”

“是,梦里时常见生死,回旋着短寿促命四个字。”

“杀心起时也是罪孽的开始。”

“但我有无奈,不得不为之。”

“人善有良缘,人恶众生怨,以善惩恶是善,以恶治恶,何尝又不为善呢?”住持转动着念珠,“施主心中的杂念与顾虑太多,隐忧全都写在了眉梢上。”

“我不知道自己做的是否正确,但即使真的短寿我也不想回头,也不会回头。”

住持看着她,“寿命长短,除却老病,也会受内心的影响,悲哉六识,沉沦八苦,”他将桌上的一本经书递到楚王跟前,“看施主的样子应该是个读书人。”

“我常见家中妻子抄写经书,这里面可有答案?”

主持轻轻摇头,“不是抄书能解答什么,是过程中你静下心后可以去想什么,人在急躁时如果能静下心来思考片刻,也许下一刻做出的选择就会不一样。”

楚王起身接过经书,“多谢长老。”

走到门口身后便又传来老和尚的念叨,“君不见,繁华处,多少朱门孤灯守,望四方,善士家,子孙世代安康留。”

楚王征在房门口,低头瞧着手里的心经,“差人回去,说这几日我不回家了,让他们不用等。”

“是。”

——————————

刘家的宅院里,女使推门走近刘氏的闺房。

福身道:“姑娘。”

“快端午了,扶风县可有消息说王公子回来了?”

女使摇头,“扶风县没有消息传来,倒是魏知县差人来传话了,说端午佳节岐山东边的寺院里开了一池子花,邀您一起去上香。”

刘氏有些诧异,“知县从不曾派人主动来...”她看着渐暗的天色,挑起眉头道:“不过他毕竟有恩与我,下聘后爹爹便不让我与他来往,也不曾去道过谢。”

“阿郎这几日都在县衙没有回来。”

“你收拾一下,去寻个斗笠我戴上,哦将我厨房里新做的糕点拿出来。”

“是。”

刘宅后院的马车驶出,从岐山县城一直向东停在寺院门前。

寺院传来几声钟响,暮鼓落定,预示着已经进入黑夜。

女使提着灯笼走在前头,领她一路进了寺院,“来人说知县在寺院的后山禅房中等您。”

刘氏有些犹豫,“已经入夜了,私下见面会不会不太好?”

女使便淡然道:“姑娘放心吧,晚上都已经入定,没什么人会来寺里的,知县特意差人来叫您许是有什么急事呢。”

刘氏点头,跟着她绕了好久才至后山,白日里觅食的鸟儿都已经归巢,只剩下树内有蝉鸣传出,安静下来还可以听见后山的泉流。

院中青苔密布,像是荒废了许久,但禅房内还亮着微弱的烛光。

——咚咚!——

楚王望着东边发愣,被一阵敲门声惊醒,旋即警惕的放下笔,“谁?”

“魏知县,是我。”

听见好似是刘氏的声音,楚王舒了一口气,“进来吧。”

刘氏便将食盒接过,轻轻推门入内,见魏潜盘坐在榻上秉烛夜读,便走近将食盒放下,“见过魏知县。”

“刘姑娘客气了...”话音还没有落他便听见了一阵嘻嘻索索的声音,惊慌的跳起,连鞋都未来的及穿,等到跑到门口时发现门已经由外被上了锁。

“你为何会寻到这儿来?”

刘氏对楚王的问话感到奇怪,“不是知县唤奴家来的吗?”

“我几时...”楚王突然意识到什么,岐山不比京城每个坊中都有自己的眼线,她并没有打算在岐山做什么,心思自然也没有放在这里,寒食节回来一直都在想着京中的事情,因晚上时常被噩梦惊醒她这才想起了萧幼清说的佛家净地。

“算了。”

刘氏见她赤足走到门口愣了一会儿又折回来,还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是奴家来的时机不对吗?”

楚王轻轻的摇头,叹道:“门被上了锁,只怕明日你我就要被人指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