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第2/3页)

有些事他们做起来不那么方便也不那么快捷,要是搁在竞争关系的人手里,相信对方会做得比他们好一百倍。

人么,在涉及到自己利益的事情上总是分外积极。

当然,宋颂说的时候把这些想法修饰了一番,没讲得那么露骨。

顾临深外公从来没见过宋颂这样的小孩。

这小子分明才十七八岁,心智却比同龄人成熟太多,还是满肚子心眼的那种。

他们家在县城都只是租房子住,却把这种涉及到人员任免的计划说得轻描淡写,仿佛这只是再小不过的事情,还比不上回家多刷一套题。

虽说他这计划只是在借力打力,可这种借法也不是人人都敢想的。

如果宋颂是为了谋求私利而说出这样的计划,顾临深外公会让外孙进来远离这个人,偏偏宋颂的初衷却是帮助一个落入火坑的无辜女人、让那些滥用职权和搞财色交易的人受到应有的惩罚。

顾临深外公说道:“你还小,这些事不用你来做。”他目光慈和地看着宋颂,“我要是没到这里、没听到这些事,我可以不管,可是我现在就在这里。如果还要你用这种手段的话,我们这些老家伙就太没用了,这眼还没瞎心就瞎了,活着都是浪费粮食。”

宋颂微微一愣。

顾临深外公说道:“你是小深的朋友,可以试着相信我们。”

宋颂说:“我若是不相信您,就不会托顾临深把事情告诉您了。”

他只是习惯了。

他擅长借势,却从不真正依赖别人。即使当初想要顾临深手里的研究成果,他也是考虑到成果出来了总需要有人把它推广出去、将它变成现钱,他们达成合作关系是双赢的事。

他并不认为别人知道了某些不好的事,就该慷慨地出手相助,向有需要的人伸出援手是种美德,却不是种义务。

所以,他打算适当地借用顾临深外公这张虎皮,却没想过直接让顾临深外公做点什么。

顾临深外公是来这边看着自己外孙的,不是来解决这些糟心事的。

他们老两口都退休了,难道还要人家继续操心下去?

宋颂说道:“我只是觉得这事我有办法可以解决,没必要让你们卷入地方事务里头。”

顾临深外公活了那么多年,什么事都经历过,是个实打实的人精。他见宋颂眉眼认真,便知道他是真心这么想的。

这小孩确实很敢想也很敢做。

要是早出生个二三十年,他会很乐意提携宋颂,因为有这样一个人在身边可以省不少事。

可站在长辈看晚辈的角度来看,未免就有些担心他未来会不会走偏了。

因为对宋颂来说,明显是只要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他是不拘手段、不怕“剑走偏锋”的。

这样的人做起事来肯定比别人容易成功,一旦栽了也会栽得比别人狠。

以他的聪明与圆融,完全可以有更光明美好的未来,而不是每一步都走得又偏又险,仿佛一点都不怕栽下万丈深渊。

顾临深外公说道:“你和小深好好上课,不用管这些事,”他的目光温和而慈祥,“就当相信我这个当外公的一次。”

宋颂喉结轻轻滚动两下。

前世他也不是永远一帆风顺,他也曾碰壁许多回,许多经验就是在失败与拒绝之中摸索出来的。

他习惯了计算利益,习惯了预估别人的底线,习惯了孑然一身、无依无靠。

所以他会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东西,借用一切可以借用的力量,却从不会真正依赖别人、真正把决定权交到别人手上。

他更喜欢自己把控整件事。

因为自己永远是最可信、最可靠的。

他前世没见过顾临深外公,因为那时候顾临深外公年纪已经差不多八十岁,一般不会到首都去,而他又没再回过这边,所以他没机会见上面。

从最近几次接触来看,这是一位睿智而敦厚的老人。

即便已经六十多岁,他那双洞彻人心的眼睛依然不见半分浑浊,透着一股看遍人情世故的通透与精明。

宋颂说道:“谢谢赵爷爷。”

顾临深外公笑了笑,抬手把他手里的花剪收了回来,说道:“既然没吃饭,就赶紧进去吃点,我看小深都在那里看半天了。”

他这外孙才去宋颂家住了那么几天,胳膊肘就一个劲往外拐,刚才他这个亲外公让他进屋他磨蹭着不想去,宋颂一开口他就乖乖进去了。

还是宋颂不让他出来他就不出来的那种。

宋颂转头望去,只见顾临深果然站在那。

四目相对。

宋颂朝他一笑。

这就是聊完了!

接收到这个信号,顾临深立刻跑了过来,拉着宋颂往屋里走,要宋颂赶紧吃午饭。

一副生怕把宋颂饿坏了的紧张模样。

顾临深外婆越看越觉稀奇,点头应了宋颂的问好,走出院子里找顾临深外公说话:“这两孩子感情真是好得出奇,我看小深和他哥都没这么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