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第2/3页)

众人正在偷看傅少阁,俞广乐带人进来,向顾励回报各地藩王送来的寿礼。

顾励对这些都无所谓,只不过当听见潞王送来了一株绝品兰花“英格兰”时,顾励还是忍不住噎了一下。

众朝臣们却没觉得有什么问题。他们虽然不曾远去英格兰,但也知道,那英格兰因兰花闻名,而在英格兰的种种琪花瑶草中,最为特别的乃是一种叫做“英格兰”的兰花。英格兰之国名便是从这来的。

至于他们是怎么知道,还如此笃信不疑的?嗨,《耿郎君醉游英格兰》和《英格兰览胜丛考》等书上可都是这么写的。

不多时,俞广乐已让人把兰花抬了上来,众人引颈翘首,瞧着那兰花果然仙姿卓绝,殊为异赏。

俞广乐笑道:“这是潞王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向海外商人买到的。”

众臣子们的眼光,不禁带上了一丝艳羡。

还是潞王懂得投其所好啊。

大家都知道陛下疼爱英格兰来的那位公主,这潞王的兰花,表面上是送给陛下的,其实是讨好公主的。公主从英格兰来,见到家乡的兰花,那能不开心嘛!讨好了公主,自然也就讨好了陛下啊。

说起这位公主,众人的目光便不由自主地移动到御座上。远远瞧着也能看出公主容貌殊丽,就如这高雅芬芳的英格兰一般。可是公主的个头,是不是也太高了一点呢?

她与陛下坐一起,看着竟比陛下还高一个头啊。

不过,从英格兰来的商人便各个人高马大的,英格兰的女子高壮一些,似乎也是寻常。

众人看向公主,便又想到,她嫁入皇家已四年有余,据说陛下日日宠幸她,可到现在还没有怀上皇嗣的消息。到底是这英格兰的公主不易受孕,还是像有些人揣测的那样,陛下疼爱小殿下,所以不想让别的女子怀上龙嗣?

朝臣们看看公主,又看看坐在一旁的殿下顾由贞,那八卦的内心就像一锅沸水,活泼泼地跳动个不停。

顾励并不知道这些臣子们都在暗自八卦些什么,耐着性子把宴席吃完了,才扶着陈奉一起回到干清宫去。陈奉一坐下便忍不住笑了:“英格兰,哈哈哈,亏潞王能弄来……”

顾励想起这事,也忍不住好笑,两人笑着笑着,对视一眼,看着对方盈满笑意的眼睛,一瞬间周遭都安静下来。

陈奉靠上来,温柔地亲了亲他的嘴角。

“你瞧见今天寿宴上那些朝臣们看我的眼神没有?”陈奉小声喘气,在他耳边说:“都在想我怎么还没怀孩子呢。”

顾励道:“管他们作甚?”

陈奉抓着他的手:“都是陛下不够努力啊,只能由本妃来好好努力一把了。”

顾励就知道,他昨天回来时体谅自己太疲劳,没拉着自己亲热,今天是一定要补上的,也只能由他了。

两人在床榻上缠绵一番,终于平静下来。顾励看着窗外,小声喘气。陈奉摸着他的肚子,小声道:“努力了这么久,也该有我的崽了吧。”

说着,还把耳朵贴上去听。

顾励被他逗笑,推推他:“想什么呢。”

陈奉也跟着闷闷笑起来,仍旧把耳朵贴在他的肚子上,一双眼睛带着笑意看着他。

这时,窗外传来敲钟鼓的声音。

陈奉握住了他的手,与他十指交缠:“顾励,生日快乐。”

顾励的生日比原主晚一天,过了子时,便是他的生日。

顾励笑道:“折腾这么久不许我睡,就是为了跟我说这个?”

“还有呢。”陈奉坐起来,披上衣服,给顾励把衣裳穿好,扶着他在桌前坐下,对外头道:“周长顺。”

周长顺应了一声。

“把我做的面端来。”

原来奉奉还给他做了长寿面么?这家伙倒是有心了。

没多久,周长顺端着面进来,放在两人面前,又退了出去。

那是一碗鸭浇面。

顾励心中一动,想起曾经在陈奉的那个槐花小院里,也吃过这样一碗面。

陈奉笑着把面碗推到他跟前:“以后每年你生日,我都给你做面吃,好不好?”

隔着氤氲的蒸汽,顾励点点头,眼眶不由得一热。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四季更替,时光轮转,别管往后还要经历多少风霜,困顿疲惫时,能有人为他做一碗鸭浇面,便是此生最大的慰藉。

尾声

新帝登基恰逢春闱,殿试成绩一出,又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琼林宴照旧在皇宫内举行,皇宫内外都已打点妥当,喜登科的进士们齐聚一堂,等了许久,却独独少了一人。

那就是今年刚登基的新帝,顾由贞。

新帝十六岁监国,十七岁平定白莲教叛乱,十八岁上文帝退位,把偌大的国家与一班朝臣交到新帝手中,便带着爱妃云游四海去了。如今新帝登基不过月余,便逐渐显露出治国的雷霆手段,朝臣们有喜有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