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第2/3页)

这般解释了,哪知道贞儿又有了许许多多千奇百怪的问题来问他,张口闭口便是“可是爹爹说……”,有些问题,杨廷璧倒是能答上来,可有的问题刁钻古怪,有一次竟然问他,为什么有的人眼睛是绿的,是蓝的,这就触及到杨廷璧的知识盲区了。

还有——

“小殿下须得称呼陛下为父皇,不可称呼爹爹。”

贞儿点点头,回到干清宫见到陈奉,便开心地叫他:“父皇!”

顾励正喝茶看奏折,听见这话,好悬没被茶水呛着。陈奉笑眯眯地摸了摸贞儿的脑袋,怡然自得道:“崽啊,有些话放心里就好,别说出来。”

顾励冲贞儿招招手:“贞儿到父皇这儿来。”

贞儿走上前,攀着顾励的胳膊坐他怀里。顾励问道:“是谁教你这么说的?”

“是杨先生哩!”贞儿记忆力极好,把杨廷璧的话重复了一遍,顾励问道:“你在课堂上提起你爹爹了?”

贞儿点点头。

顾励教导他:“往后不可在旁人面前提爹爹,也不可在旁人面前叫他爹爹,知道吗?”

贞儿懵懂地点头。

他拍拍贞儿的头,让他到陈奉那里去由陈奉检查功课。

陈奉在欧洲雇佣的手下们到达京城,由礼部安置在四方馆的时候,那一批火器也从海上运到宁远了。

顾励还特意派了个侍卫,持陈奉的印信,一路看守着,免得火器在运输过程中被人克扣了去。这批火器先登上宁远,宁远总兵打算签收,那侍卫得了顾励的口谕,除了焦烈威本人,谁来都不许交付火器。

焦烈威此时正在锦州前线,宁远总兵便派了人,跟着火器运输队伍前往锦州。哪知道就在相距锦州四十公里处,居然遭到了建虏埋伏。

这帮埋伏的建虏,怕不是有足足一万人!难道都是听说了火器的事,特意赶来打劫的?这地方太寸,刚好在宁远和锦州之间,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

这侍卫也是跟谢莲训练过的,早料到或许半途中会遇到伏击,悍然不惧,抽出兵器守在运输火器的车队前,他这支队伍里,还有十名陈奉带来的手下,其他人都已经扮成使团入京了。

除了这些人,便是宁远总兵派来帮忙护送的一百多兵卒,侍卫原想着才这么点人,要对抗建虏,怕不是今天要交代在这儿了。哪知道这些金发碧眼的番夷极为彪悍,从车队里抄出几条枪便与建虏们交战在一处。

他哪里知道,陈奉雇的这帮人,都是尼德兰人,经常与海寇做战,早练出了一身本事,一枪下去,便有一人从马上摔下来。

侍卫正要松一口气,就在这时,一队人马从杏山城方向纵马而来,极目望去,看来也有上万人。为首一人用流利的汉话喊道:“别打了!省着点用!你妈的!”

侍卫听他汉话说得流畅,再近一些时,更看清了这些人穿的都是大楚的戎装,只不知他让大家别打又是何意。

这将帅已冲杀上来,与建虏缠斗在一处。

侍卫心中暗道,这一招妙啊!他聪明机灵,已看出来,这或许是己方人故布疑阵,散布出新式火器的消息,这么一块肥肉悬在眼前,建虏这条狗焉能不馋?不过这实在是一招险招,虽说己方已在杏山城等处布置好埋伏,可若是没算好时机,来不及救援,这些火器可全落到建虏手里了。

也不知这等又奇又险的计策,又是谁想出来的。

他正琢磨着,身边一高大的尼德兰人肩膀抵在车轮上,又打出一枪,将一名身着明光重铠的女真人打下马。那人倒在地上,抽搐片刻,便断了气。

这一下叫人看了,都暗自心惊,没想到这批火器居然有如此可怕的穿透力。大楚的那名将帅心疼火器,嚷道:“行了!别打了!莫要伤着自己人!”

尼德兰人好似听不懂,还在点燃引线。侍卫这才想到,他们能听懂的汉话不多。他躬身快步来到尼德兰人身边,拍拍他的肩膀,向他比了叉,那尼德兰人终于明白过来。

两军交战在一处,的确不适宜再用□□了。大楚那名将领便是方从鉴,他如今已升任锦州守备,可率领一万兵卒,当即有条不紊地指挥手下人冲杀建虏军阵。

建虏眼看讨不了好,用女贞话发出命令,且战且后撤。哪知道他们的来路上又杀出一队轻骑兵,将去路也堵住了。

堵住他们来路的轻骑兵中,为首一人笑道:“代疆,你好啊,又见面了。”

听见他声音,侍卫想起来,这人是傅郎中,看来他被贬到辽东,竟也混得不错么。

代疆早在傅少阁手上吃过亏,不欲理会他。傅少阁嗤笑道:“老熟人想见,怎么招呼也不打一声?难道是你听不懂汉话了?啧啧,代疆,瞧瞧你,可真是越活越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