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第2/4页)

方仲卿和他们一伙的。

自己压根没得选。

黑暗中,思索了良久,聂光裕默默笑了。

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想要算计他,且放马过来吧!

顾励听了经筵日讲,便在文华殿议事。彻查福王案的钦差已经回京,正向他回禀案情。福王在封地上作威作福久了,从不曾遮掩,自老福王到小福王,都是一脉相承的坏胚子,坏事做多了,今日总算撞见鬼了。

顾励听着钦差禀报福王占了多少良田,逼死多少良民,心思不由自主地转到了陈奉那里。前几天出宫时,他带了一瓶痘浆,给陈奉种痘之用。

陈奉当着他的面种了痘,傍晚他离开时,陈奉已经起了些症状。顾励这几天没去看他,有些担心,下次见面是一天以后,到那时奉奉就应该好了吧。

顾励正出神时,穆丞相与都察院左都御史匆匆进宫,显然有急事回禀。

刚好钦差交代完了,顾励正要找穆丞相,便让钦差们先行回去休息,对穆丞相交代:“福王案已查清楚了,事实清楚,证据确凿,这案子如何判,交由三法司议处。”

三法司已经不是第一次处理这种案件,有经验,办起来也容易。顾励估摸着剥夺皇庄田产,爵位世袭递降都是轻的,福王还淫辱女子,迫害良民,不杀了他不足以平民愤。

顾励正琢磨着要怎么判,抬头一看,穆丞相一脸忧心忡忡的模样,方才他说的话也不知听进去没有。

顾励咳了一声,都察院左都御史一脸焦虑,看了穆丞相一眼。穆丞相这才回过神来,对顾励回禀道:“陛下,方才监察部又收到一百姓告状。状告的——乃是老臣。”

顾励一怔。

穆丞相道:“此事老臣应当回避,还请江御史向陛下回报案情吧。”

都察院左都御史江延书上前一步,把今天接到的状子禀报给顾励。顾励听完,感觉这事应该跟穆丞相没有太大的关系。

穆丞相乃是缙绅家族,家中良田百亩都是自祖辈手中传下,他不曾霸占良田,收受贿赂,否则那些眼红他的人早揪住他的小辫子想把他拉下马了。既然穆丞相本人不曾犯事,那就好办,顾励交代了江御史一番。

穆丞相说:“陛下,臣应当暂时停职受审,目前手上公务甚多,臣意欲交与左尚书代为处理,不知是否妥当?”

顾励想了想,应道:“便按照穆丞相说的安排。”

穆丞相与江御史一起走出宫,两人都忧心忡忡。江御史道:“穆丞相,觉得,这事情后头,究竟是谁在安排?”

穆丞相道:“究竟是谁,老夫也暂时不清楚,只是这人藏得再深,也有露出水面的一天。延书不必太过忧心。”

“唉,说起来,也是监察部那名主事不懂办事,幸好我听到风声,及时赶到穆相府前将他拦住,否则今晚便会有人弹劾你我了。”

穆丞相安慰道:“咱们没做过的事,有甚好怕的。延书,你就是爱想太多。”

江御史皱着眉头,心事重重的。他感觉这事不简单,偏偏穆丞相又压根没放在心上,倒像是他自己想太多了。

江御史回头,看了一眼文华殿的方向,颇为感慨。陛下励精图治,查处贪污腐败,整顿官僚机构,吏治算是逐渐清明起来,全国各处都在恢复生产和商业贸易,大楚好不容易才恢复如此生机,这份成果来之不易,原本该是大家伙儿齐心协力的时候,可偏偏有人又要来扯后腿。

顾励觉得这事问题不大,然而当天晚上还是收到了不少弹劾,顾励认真看了,这些弹劾的言官们他都有些了解,感觉这事不简单,可一时半会还摸不出头绪。

穆丞相推荐了左尚书,他第二日便把左尚书叫进宫里来,耳提面命一番,叮嘱他多向穆丞相学学,萧规曹随,务必把公务办好。

福王案和穆丞相案交代下去,顾励松了口气,带贞儿玩了一下午,预备晚上去看看陈奉。

他原是想晚上把贞儿交给俞广乐的,哪知道俞广乐下午进宫,向他告假,说是身体不舒服。顾励看他面色的确不太好,便准了他的假,把贞儿交给李棠他也放心。

贞儿玩了一下午,又跟着顾励锻炼了小半个时辰,早已累的吃饭都打瞌睡。顾励让宫女给他擦洗过,便放床上,叮嘱李棠看好,一个人换了衣服出宫去。

俞广乐出了宫,回到他在宫外的住所。他静静地换了一身黑衣,走在夜里,不容易被人看见。

他骑了一匹马,来到鸣玉坊,把马儿绑在一棵柳树上,一个人走入胡同深巷内。他这几天已侦查清楚,这条路走过数次,为的就是确保今夜一击必中。

有人要杀他。

俞广乐十分确信。

一连几日,都有人在报坊周围窥探他,他进了宫,那视线才消失。俞广乐只作不知,仍旧照常行事,这两天终于抓到了那盯着他的眼线,顺藤摸瓜,找到鸣玉坊的这处宅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