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第2/2页)

可是看到俞广乐关切的眼神,顾励又不忍心责骂,摆摆手道:“没……没事……只是饼子被抢走了,我都还没尝一口呢。”

俞广乐更见沮丧,骂骂咧咧,这位小太监用词之丰富,骂人之犀利,姿态之彪悍,在宫内遇着阿勤时已初露端倪,此时更是叫人叹为观止。

现在还是清晨,巷内住着的人家被吵醒,与俞广乐隔着院墙对骂,一时间鸡飞狗跳,好不热闹。

顾励靠在墙上疯狂喘气,眼神一飘,瞧见巷子后头有个颇为熟悉的身影鬼鬼祟祟,紧了紧腰带,掩门离去。

这时胡同对门有个脑袋探出来看热闹,是个妙丽少年,睡眼惺忪,披着衣衫,正乐呵呵地瞧着俞广乐跟人隔墙吵架,眼风一扫,对上顾励,登时眼神一变。

顾励便走过去问他:“对面那院墙内住的是什么人?”

哪知道少年一把攥住他的手,眼神中竟带着几分媚态,笑道:“管对面院墙住的是谁,都不及我桃英哥,不信举人老爷来我院内试试。”

顾励一瞬间明白了,这人是个小倌!

他想起来了,晚明时期男风盛行,直到清朝把男子不得与男子发生性行为写进大清的法律里,这股风气才得到遏制。后楚居然跟晚明一样,这帮男人究竟是中了什么毒了?

所以对面的院墙住的也是小倌?这一片是京城的红灯区?那么方才那个悄悄溜走的身影,是昨夜来留宿的?

顾励皱起眉头,正思索着,那小倌拉他一把,被俞广乐看见,俞广乐气冲冲地走过来,一把推开小倌,骂道:“滚你娘的蛋,这人也是你配碰的!”

小倌脸色一黑,骂了句:“死阉人!”碰地一声关上院门。

俞广乐面色不霁,顾励拉拉他:“好了,别骂了,不过丢了个饼子,咱们走吧。”

哪知道两人在这一片胡同里绕来绕去,竟是越走越陌生。绕过一处拐角,恰好见到一年轻男子打开院门,一矮小乞丐从院内探出脑袋,与顾励主仆二人眼睛对上,这小乞丐登时懵了!

顾励从他肮脏的衣物辨认出来,这就是抢了他奶皮饼子的人。他身旁的年轻男子倒是整齐干净,虽然衣着朴素,但身量高挑,面容秀净,格外惹人好感。

俞广乐也认出这小乞丐来,气势汹汹冲上前,那小乞丐梗着脖子凶巴巴道:“反正饼子已经被我吃了!”

年轻男子连忙将他拢在身后,冲俞广乐道歉。俞广乐老大不开心,问道:“你是他什么人啊?”

顾励盯着那小乞丐一双雪亮的眼睛,几乎失语。这小乞丐年纪太小了,应该只有五六岁,面黄肌瘦,生在和平年代,从小丰衣足食的他无法想象居然会有这么小的乞丐。

他问那年轻人:“这是你弟弟?”

年轻人摇摇头:“他父母双亡,小小年纪,乞讨维生,我家有余粮便接济一二,与他并非亲故。方才他若是有什么冲撞之处,还请二位海涵。”

俞广乐用怀疑的眼神瞅着他,问道:“你是做什么的?”

年轻人脸上一红,讷讷道:“不过小唱而已。”

顾励不知道小唱是什么,俞广乐却是明白了,皱着眉头,还想骂两句。顾励拉了他一把,说了句算了,又问那年轻人:“我们迷了路,这胡同曲曲折折,不知该怎么出去了。”

年轻人爽快道:“我送你们出去吧。”

顾励与俞广乐跟在他身后,走了片刻,便回到方才那条巷子里,原来他们没走出多远,一直在这一片绕弯子。

那个叫桃英哥的小倌正倚在门边,见到顾励一行人,眼风如刀,妒恨地瞅了年轻人一眼,啐道:“呸!哪来的野猫,脚跟还没站稳,就敢来抢食!”

顾励心说这倒有趣了,这小倌把这个小唱当成同行了。

哪知道这年轻人却并不辩驳,只低着头,领着顾励两人出了巷子,为二人指了路,便回去了。

顾励这才问俞广乐:“小唱是做什么的?”

俞广乐眼神闪躲,含糊道:“唱小曲儿的。”

顾励分明是个玲珑心肝,这时候却犯了糊涂,天真直白地追问:“唱小曲儿?什么小曲儿?”

俞广乐脸露难色,似乎下一秒就想跪下来求顾励别问了。

顾励见到他这般神情,终于反应过来,这种给人席间唱曲助兴的人,名曰小唱,实际作用应当是与那桃英哥一样的。

却说少芳回到院门内时,小乞丐已经跑了。他看了一眼院子,一只灰鸽子落在食架上啄小米,鸟爪上是空的。

少芳心神不宁,正要进屋里,门边传来脚步声,接着门被拍得山响,鸽子惊得飞出窗外。他打开门,便看到之前救过的那名还俗的乞丐站在几个衙役身后,指认道:“就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