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土匪夫夫(第2/5页)

他就在这广袤的深宫里,长到了七岁。

七岁的他不像其他皇子那样神采奕奕,孩童心性,更没有孩子气的活泼。

他茫然麻木,被欺负也不吭声。

别人让他爬,他就爬,让他滚,他就滚。

后来路过的太子看到他被欺负,就替他出了头。

他不仅斥责了那些皇子,还将欺负苛待他的嬷嬷太监杖毙。

那太监嬷嬷被杖毙的那日,天忽然就亮了。

太子不仅护着他,还给他介绍了他最好的朋友兼伴读卿逸。

那是粉雕玉琢宛如金童般的小男孩。

卿家在大溯很有威望,世世代代都是名臣,卿逸在后宫行走,其他的一些皇子都不敢为难他,见到他还要客客气气的喊一声卿少爷。

卿逸耍得一手好剑,挽出的剑花非常漂亮,他常常教他练剑防身,他甚至还抽出业余时间帮他补课,教他读书习字。

宫里但凡有人欺负他,卿逸都会替他出头。

卿逸不如太子那般良善,他有仇必报,所以相对于太子大哥,他更依赖小他一个月的卿逸。

或者说他不敢依赖太子还有一个原因——皇后。

他始终没有忘记他母妃被杖毙时的惨样,也无法忘记自己为何沦落至此,他一边被太子照顾着,一边又在心里厌恶疏远太子。

是太子的母后害死了他的母妃,是太子的母后造就了他的悲剧。

尽管太子对他很好,可是他怎能忘掉他母妃死时的惨样,忘掉那些被欺压的日日夜夜?

后来,他精心谋划了一场巫蛊之祸活活烧死了皇后。

皇后死的那一夜,他害怕又兴奋。

他怕被太子知晓,太子知晓一定会为他母后报仇,但他又控制不住杀戮之手,他不仅烧死了皇后,就连皇后的母家,也被他一个个借刀杀人给杀了,每杀一个人,他就非常兴奋。

终究纸是包不住火的,这件事被五皇子知道了。

五皇子是当时除太子外,皇帝最喜欢的一个儿子,他要挟他,要他帮他诬陷太子,不然就将事情的真相捅到皇帝与太子面前。

商千咸害怕了。

倘若这件事被人知道,他肯定会被处死,会被太子亲手杀掉。

于是他在五皇子的指使下,将谋反的证据放入东宫。

太子信任他,那夜他离开东宫时,太子还怕他回去的路上冷,将自己焐热许久的袖手套送给他取暖。

几日后,就传来太子谋反的消息,朝野震惊。

而在太子被查出谋反证据的那天,他正在叶城查看冻灾,无法为自己辩驳。

皇帝并未信太子谋反,下令将太子带回来问话。

太子不能被带回,一旦被带回,他与五皇子联合陷害太子的事情就会败露。

于是,他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怂恿五皇子去叶城杀掉太子。

五皇子也深以为然,于是在太子回到京都的路上,埋伏杀了太子,太子被万箭穿心而死。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在五皇子杀了太子后,他又将陷害太子谋反的罪全部推到五皇子身上,在叶城杀了五皇子,将其首级带回了京都。

于是,他就成了重情重义的好弟弟,为自己的太子大哥报仇昭雪。

太子死后,太子妃又因东宫失火,一尸两命,夫妻两双双殒命。

皇帝受此打击,从此一病不起。

他乘机控制了整个朝堂,没过几天,他就逼着皇帝禅位给他。

禅位当夜,皇帝薨逝,而他被立为新的皇帝,改年号为咸元。

在他登基大典的那天,卿逸匆匆从边疆赶回。

他痛哭流涕告诉卿逸,太子是如何被五皇子谋害的,自己又是如何艰难登上帝位的。

卿逸并没有忘记年少曾许下的诺言,他郑重说:“太子走了,我会陪着您。”

商千咸一生中从没有那样愧疚过,险些无地自容到连登基大典都无法进行下去。

当时所有的人都痛斥他杀兄弟弑父,所有的人都骂他乱臣贼子,皇位来路不正,只有卿逸相信他。

在卿逸的眼里,他还是弱小可怜被人欺负的孩子,而他要保护他。

他记着这份情谊,将亏欠太子的、亏欠卿逸的,统统都补偿给卿逸。

他登上帝位后,他对曾经那些欺负过他的兄弟们下手了。

有的是被他诬陷所杀,有的是被他派刺客所杀,连他们的孩子妻子都统统杀个干净。

卿逸因这件事跟他闹过分歧,因卿逸常年在边疆,不知朝中动向,他随便推出几个替罪羔羊后,卿逸又再一次相信了他,还为错怪他而道歉。

看呀,卿逸总是这么的好哄,所有的人都长大了,只有他活在过去,还是那个赤忱的少年。

其实,商千咸留着成王与翊王,不光光是因为成王的兵权过大,而是成王与翊王从未欺负过他,也不曾嘲笑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