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第2/2页)

“留山矿石现在天天有运送,咱们的水力锤的效率也提高了不少,基本能够满足要求。”

“如果能保持这种速度,明天开河之前一定能够完成乌知河沿线的不妨要求。”

“但是……”

说到这里,木东来抓了抓头,颇有些犹豫地说道。

“最近这两次交货,边军的将领总在问我们能不能把炮做的能够拉着走,他们想用来做攻城战,我也不知道该怎么答复。”

“哦?”

宁非挑眉。

果然内行看门道,带兵打仗的对于武器就是敏感。

他想了想,还是摇头。

“我们和封家约定的是岸防炮,那便还是以岸防炮为准,要尽快保证河岸和海岸沿线的布防要求,不能耽误我们开盐场。”

“至于别的事,等岸防炮全部交付了以后再说。若是对方反复纠缠,你就告诉他们,岸防炮需要固定才能抵御强大的后坐力,移动炮不是不能造,但是口径做不到这样打,用法也要好好研究,不然反而容易伤到自己人。”

木东来应了一声,领命不提。

紧接着,宁非问起织布坊的情况。

今年九凌湖的棉花丰收,边军的棉田也一片兴旺,有大量的棉花堆积在仓库,等着转化为棉线和棉布。织布坊的原材料是不愁了,订单也排到年后。除了定安城中的宁村作坊代为销售的部分之外,边军也以棉花置换的方式定制了一大批棉服和纱布,如今织布坊开足马力,日日加班加点。

虽然很辛苦,但在织布坊的女工们却完全没有怨言。

工坊三班倒,严格遵守矩子制定的八小时工作制,轮一次夜班还可以休息一天,比起以前既要操持家务又要下地种田,这样的生活已经轻松太多。

何况上工是为了赚钱,织出的合格布匹越多,月底就能拿到更多的工钱,大家心里都憋着劲儿,谁都想多干一会儿,哪怕多一个大钱也能给娃买个饼子填肚子。

到后来,按时下工成了织布坊的硬性规定。违反规定的会被全体女工排挤,遭人冷眼不说,工长还会有责罚。

最近棉布的产量大了,价格也比最开始的时候降了不少。可也正是因为降价,棉布不再是大户高门的专属之物,地方豪强,商贾富户也能享用。

客户多了,需求量一下子增加了许多,织布坊依旧是九凌城中最赚钱的作坊之一,虽然比不了铁匠坊造岸炮和陌刀的利润,但也稳居前几名。

最近织布坊在研究宁锯子从东胡带回来的羊毛,据说已经有了眉目。

“是的。”

萍花站起身,落落大方地回答道。

“作坊有位女工叫做李桂枝,是她找到了处理羊毛的办法。”

说着,她拿出一叠淡黄色的纸,先捧了一张给台上的矩子,然后又一一散发给三老和几位坊主。

纸上简单地写了几行字,画了一些图。字迹不是很美观,看得出,是个刚学会不久的新人手笔。

“这便是李琼枝总结的毛线编织法。”

萍花言简意赅地给众人讲解。

“先把羊毛在水中漂洗干净,晾干之后梳理成条,然后转轴拉长拉细之后纺成羊毛线,基本和棉线差不多的步骤,用我们现在的纺纱机完全可以胜任。”

“很好。”

宁非还特地看了一眼发明者的名字。

“李琼枝……是织布坊的老人吗?”

听到矩子这样问,萍花连忙摇头。

“并不是。”

她认真地说道。

“是上一批招录进来的新工。干活很努力,人也有灵性。”

“因为李琼芝找出了纺织羊毛线的方法,按照作坊的制度给了她奖励,现在已经是她们哪一班组的工长了。”

“很好。”

宁非再度点头。

“便应该这样,赏罚分明。”

“我建议你们各大工坊搞个积分制度,到年底分奖励的时候可以参考一下,免得到时候还有人不服气。”

“接下来到明年春天,大家的任务就是抓紧一切时间种植和生产,手里有粮心中才能不慌。”

说到这里,宁矩子脸上的表情忽然变得无比郑重。

“现在中原的局势大家也看到了,东西战事在今年入冬若是没有结果,明年开春必然要爆发大战。”

“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好准备,做好最坏的准备。万一战事再起,通往中原的商路被封锁,我们也要在塞外活得好好的,一个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