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之后(第2/2页)

徐边膝盖都跪麻了,颤颤巍巍地站起来,歪着屁股坐在了凳子上。

“朕并非是怀疑蓟侯有何不妥之处,但卿也知晓,皇姐乃是按先帝遗诏给朕辅政,朕年幼时多依长公主,朕不忍长公主再所托非人。”皇帝睁着眼睛说瞎话,连面皮都不红一下,“大宗正虽然德高望重,但毕竟年岁大了,容易眼花。更何况,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锦衣卫指挥使也不想再出长平侯嫡子、高成侯嫡孙等龌龊之流罢?”

徐边暗暗在心里腹诽:长平侯就算了,爹坑儿子儿子坑爹的实力典范,但高成侯平白无故摔死了个嫡孙又失了天家的恩宠,怎么就龌龊了呢?

不过他也只敢在肚子里说,明面上还是一脸正气道:“陛下所言甚是,长公主节俭爱民、气度恢宏、任贤用能又忠厚仁恕,当以一仁厚君子配之。”

皇帝被他夸得飘飘然,不愧是我皇姐。

飘了一会儿,皇帝回过神,若无其事地咳了几声,道:“此事便交给卿了,朕务必要看到一个真实的蓟侯世子,即便他金穗其外败穗其中,朕也不会治卿之罪。”

朕还要好好地赏你!皇帝给了徐边一个眼神。

徐边挺直身子,跪下叩首道:“微臣领命!必不负陛下所托。”

嗯,就是蓟侯世子了,陛下您放心,蓟侯世子他一定是个君子,就算不是,微臣用刀子教他如何做君子便是了。镇北将军又如何,吾等锦衣卫,从来都只听从皇命!

徐边领命兴高采烈地走了。今上继位三年,终于肯用锦衣卫了,虽然为的是长公主的事儿。想到长公主,他又暗暗摇了摇头,长公主这哪里是辅政,先帝干脆直接传位给长公主便是了,省得朝臣们还要提心吊胆的,生怕哪一天天家争权,波及到朝臣,没看右相早就装病在家了么,就等长公主哪天忍无可忍,让他乞骸骨回乡养老。

另一边,刚回府的燕岚也很高兴。

“我儿啊,长公主当真如你所说,有明君之象。”燕岚一边夸着长公主一边觉得我儿眼光甚为出色。

燕赵歌脸都白了,我的爹啊您大白天的瞎说啥呢?长公主是明君那您把今上放哪儿啊?您是要拥立长公主登基吗?让今上内退?

待燕岚说完朝会上的经过,燕赵歌脸色又白了几分,“大宗正,吾与你无冤无仇……”

“这事怎能怪大宗正,这是好事啊。虽然那个老匹夫坏得很。”燕岚早朝的时候还觉得天要塌了,等下了朝就缓过神来,仔细一想,长公主早就知晓燕赵歌的身份,本来这也是先帝用来辖制燕家的手段,必然会留给下一代皇帝,要是等燕赵歌死了皇帝还拿捏不住一个武将,那这大晋趁早改名换姓罢。而且,无论是长公主下嫁还是燕赵歌尚长公主,都不算是欺君,燕赵歌本来也没办法如常人一般结婚生子,如此一来,不如与皇家联姻,好处多多。

“等你成亲了,你和长公主都是女子,长公主要用你,要用燕地,还要执政,自然不会过于为难你。只是苦了我儿不能夫妻恩爱琴瑟和鸣,不若你成亲之后去找个面首罢。”

燕赵歌:“……”

燕岚没注意燕赵歌面色古怪,他倒是很认真地在考虑燕赵歌和长公主成亲之后的事情。燕歌没了之后,他就将燕赵歌即当儿子养又当女儿养,虽然嫡孙和嫡外孙都抱不上是个遗憾事儿,但养燕赵歌二十年,任其长大而不必受世人言语,倒也令他满足,眼看着要加冠了又能娶长公主,哪怕是尚公主,也足以保一生富贵了,想必亡妻在天有灵,若是知晓,应当也是欣慰的。

燕赵歌目瞪口呆地看着燕岚的神情从高涨又低落了下来。

“长公主……哎,我儿自行决断罢。”燕岚说着摆了摆手,“成与不成在你一人,不必担心府里,你父亲还不至于要靠晋室的恩宠为生。”

燕赵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