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第3/3页)

“儿子,侍郎府都是大好人啊,你将来可要好好待人家哥儿。”赵老汉叮嘱道。

赵疏桐失笑,他爹可真是傻得可爱。见买到地的事情赵老汉这么高兴,赵疏桐直接将地契交给了赵老汉,让赵老汉保存着。老人们手里有点东西,才有底气。

第二天,赵疏桐和村子里的一些亲戚打了招呼,就带着赵老汉还有赵贵离开了石台村,他们先去看了庄子。这个庄子因为面积比较小的缘故,原先的主人并没有专门用来种地,而是养猪羊的。庄子卖给了赵疏桐,还给他留了两只母羊,一只公羊,两只小羊羔。

庄子里有十户佃户,这里的地都是由他们种的,每年地里五成的产出归他们,然后他们还要帮着主人家将牲畜养好。庄子里原来的小管事已经撤走了,赵疏桐这次过来只是看看,并不打算做什么,让庄子里的佃户,先维持他们原先的习惯种地,顺便把羊给他养了。

等到村子里的红薯成熟了,他或许可以去分几十斤种子,种一波红薯。

赵疏桐将自己手里的红薯交给了村长,村长选了几亩闲置的地和几个劳力一起种植,等到两个半月后红薯成熟了,出地的人和出力的人都能先分五十斤红薯,然后和每家每户一起平分。石台村姓赵的人有三分之一,但或许是靠近京城的缘故,也许是祖上发生了其他的事情,石台村的宗族观念并不重,也没有祠堂族谱之类等的东西,更不说公田祭田。村长想带着大家一起种红薯,也只能从村民手里租。

“儿,这宅子可真大真好,爹这辈子从来都没想过还能住进这样大的宅子。”赵老汉惊叹地道,表现得和刘姥姥第一次见大观园差不多。

赵疏桐由着他爹做这些没见识的样子,反正住久了就习惯了。

这做宅子韩鹏飞之前偶尔会过来小住一下,里面的景色设计还可以。

赵疏桐没做太大的改变,拆了一些显示豪富的装饰,摆上了兰花、睡莲等,又让赵贵去订做了一个赵府的牌子,买了个做饭的婆子和两个扫地的小子两个小丫环回来。赵贵知道自己终于要做管家了,挑选的都是自己手里下的人,因而十分用心。

主仆几人花了好些天的功夫,才将宅子收拾出来。

然后就准备了东西,前去拜访裴家。

赵老汉第一次去这样大的官员家里,虽然是去自己的亲家家里,但是一路上还是不住的哆嗦,赵疏桐怎么劝都不管用。

“爹,你都是给皇上做过饭的人了,去个侍郎府怕什么。”

“爹这是怕给你出了丑,让你被人看不起。”赵老汉道。

“不会的,侍郎府大人不是个以出身看人高低的,他要是介意爹你是个种地的,就不会认可我和栖栖的婚事了。”赵疏桐道,侍郎府这一家子,虽然是一群狐狸,但也算一群真正的古代文人了,都有那种清高自守的特质,裴侍郎大概是个文痞,裴桓有儒家的逐利性,裴晗有君子风度,裴旭赤子心肠。栖栖,不提也罢,是个被宠坏的变异品种。

上次裴晗来他们家中,对他爹的尊重不是假的,裴侍郎虽然因为他哄骗了裴栖喜欢折磨他,赵疏桐相信他不至于对他爹做什么。

果然,等到赵老汉和赵疏桐进到裴府,裴侍郎给足面子亲自接待了他们。因为赵老汉在的缘故,裴侍郎都没有给赵疏桐脸色看。

裴侍郎明白赵老汉因为两家差距过大,有种低人一等的感觉,和赵老汉说话的时候,语气都放的十分温和,十分照顾赵老汉的感受。

“弘毅,你去花园子里转转吧,我和你爹说说话。”

裴侍郎第一次叫赵疏桐的字,让赵疏桐受宠若惊,“是,大人。”